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盐池的绿色屏障——鲜花在沙漠中盛开(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廉军  2005/11/28 10:24:48


    沙漠植物--苦豆草

 治沙资金不足是盐池县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防沙治沙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创新生态保护与治理机制,积极引导区内外非公有制造林大户、企业参与治沙造林种草,几家私营企业先后投入治沙造林资金1000万元以上,治理面积达到25万亩,家庭林场达到100余家。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被乱挖干草破坏过

 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当地还积极开发沙区资源。充分利用沙区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建立和发展沙区产业。在北部沙区,以封育、飞播为主,发展以花棒、杨柴、沙柳、拧条、毛条等灌木为主的固沙林,同时建立采种基地,发展柳编业,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中部地区在草原上营造饲料林,改良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服务;在南部山区,营造以苹果、杏、枣为主的经济林。截止目前,全县已建立灌木采种基地100万亩,沙柳资源基地40万亩,以甘草为主的人工中药材基地累计面积3万亩。加快沙柳、拧条转化利用,发展人造板材和以拧条加工为主的优质饲料加工业,促进林产品加工发展,建成年生产10万张加工沙柳3200吨的人造板厂一处,拧条资料加工厂9个,年加工能力4.7万吨。开发沙区产业不仅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条件,也为治沙提供了物质基础。 

    沙生植物柠条已开花结果

 在中日合作治沙造林项目4.2万亩湿润型流动沙地治理区,记者看到,那里树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原来的流动沙丘不再流动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提高到50%。而猫头梁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则建成了多样性林业生态系统。 
     
    当地以为土生土长老农民对记者说:“原来这里全是沙漠,到处是黄黄的沙子,没有路,想要走走10里外亲戚也要走上两个小时。现在好了,这里不但有了树,还有了土路,坐上儿子骑的摩托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在加大绿化步伐的同时,当地有关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加强了草原的维护和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乱采滥挖。近几年,到盐池县境内挖甘草的人越来越少了。2002年11月1日,盐池县在宁夏率先实行封山禁牧,近百万只羊全部实现舍饲养殖。这两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生态的破坏。 

    盐池县环保林业局副局长刘伟泽告诉记者,盐池县已经在宁夏率先实现沙漠化逆转。04年全县完成治沙造林60万亩,目前,全县林木保存面积312.6万亩,有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不同治理,有50万亩流动沙丘被基本固定,有120万亩退化草原恢复了植被,沙化面积由500多万亩减少到239万亩。有些治理后的沙丘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粮食总产7562.4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