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定花木企业发展战略
来源:《中国花木企业名人堂》 作者:杨碚 2005/11/29 10:39:39
外国花木育种历史较长,每年有大量的品种保护期失效,荷兰平均每年出产百种以上新花卉品种,精细周密地筛选是较为经济的办法。目前,国内大部分十分畅销的进口花卉,实际都是外国产权过期品种、淘汰品种。我国花木企业可以先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先仿制生产,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再以合法引进新品种,缴纳新品种保护费,最终目的改良品种实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种。
北京的双卉新华园艺公司、云南的满天星花卉公司等出口业务现在已经明显选择了这条道路。
4、申请注册植物新品种
企业一旦有新品种应马上申请注册。近年来,我国农林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引导花木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注册植物新品种,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及覆盖面,可以更好地构筑国家种质资源的保护壁垒,使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不至于流失,撑起中国品种权的保护伞。
2001年中种集团北京华乐种苗有限公司,经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国际兰花权威注册机构批准,培育的3个蝴蝶兰品种,被正式中文命名并享有名称的所有权,国产蝴蝶兰拥有了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从此改变了我国长期引用外国鲜花品牌的历史。当年利用品牌效应,蝴蝶兰盆花销售一空。
从2001年开始,我国选择12个省市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展开。通过几年的努力,云南花卉产业在品种研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目前为止,云南企业和科研单位培育的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花卉新品种共有26个。成功驯化了乌头、景天、中国桔梗、老虎须等10多个云南特有的野生花卉,并实现商品化生产,主要销往海外高端市场。
云南省杨月季园艺公司用4年时间,2005年培育出月季新品种“冰清”,这是国内第一个依法获得新品种证书的大宗商品花卉新品种。据说,“冰清”试种了6亩,产量可达30万枝,已向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市场销售10万枝,市场反映令人鼓舞。与“冰清”育种同时进行的,还有5个月季新品种。该公司透露,今年9、10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将对这些品种进行实质性审查,2-3个品种有望获得新品种证书。公司的老总杨玉勇不愧是应用知识产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成功之人。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与昆明市植物研究所合作,从秋海棠中选育出7个新品种,其中5个获得省林业厅省级新品种登记证书。从杜鹃花中选育出2个新品种;从木兰科含笑中选育出4个新品种,其中晚春含笑新品种上报国家林业部,进入审察阶段。
5、争注名花、名树
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同时我国也有自己的植物新品种登录部门,但可惜的是登录的大多是粮食作物,鲜花品种很少,苗木更少。目前国外的新品种鲜花都在努力打造各自的名牌,国内花木行业也应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内花市的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花卉牡丹、芍药,由于没有注册品种权,被荷兰引种,已选育、培育出几十个品种,成为现代的牡丹、芍药的亮点,新的牡丹、芍药成为外国人的品种。很多中国的本土花卉,如闻名天下的山东菏泽牡丹因为商标被美国抢注,今后要经美国允许后才能出口,这直接影响到众多花卉企业的切身利益。我国传统名花、名树栽培种类繁多,是我国花木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优势。如传统十大名花中的梅花、桂花和兰花迄今较少在欧美国家应用。如耐-30℃以下低温的抗寒梅花品种和“二度梅”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为中国传统名花国际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地大物博,仅云南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就达2500种以上。国内外著名的花卉名种,如亚洲百合、大花黄牡丹、金花茶、兰花等均来自野生资源,是人类长期引种驯化和多方选育的结果。
名花、名树则几乎无一例外都可以申请注册,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未来。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被引种、选育后彻彻底底地换了主人,花木资源大量流失等已经成为中国花木业切肤之痛。争注名花、名树是我国花木业的责任和机会。
综合而言,市场对于品牌花木有较强的需求。申请注册植物新品种是花木企业打造各自的名牌,培养出自己“名花”、“名树”、“良种”基本方针和有效方法。合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中国花木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编辑: 木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