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专家解析:兰花价格何得高如许(图)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2007/3/22 13:52:49

    3万元、20万元、300万元、1100万元、2000万元……您大概以为这是哪个拍卖行中外名家经典巨作拍品的报价,但可能不会想到,这只是一苗兰花一两年间经历的价格轨迹。四川、江浙等地的兰花市场怎一个炒字了得?眼下春意渐浓,玉兰的花苞已经悄悄爬上西山山冈的枝头。北京的兰花价也开始连翻十数倍的非理性飙升,大量的社会资金围绕着“炒兰”这一主题蠢蠢欲动,究竟是发财梦想还是陷阱圈套?我们且观且言。

    哄抬兰价:炒作之风欲北上

    近年来,一股“炒兰”热在四川、云南、江浙等地兴起,并开始迅速串红全国。在2003年的浙江省兰花博览会上,一盆养了6年的兰花叫出了104万元的高价,而当初兰主是用200元买来的,6年间身价暴涨了5200倍;2006年初,三苗“盛世牡丹”以单株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4天涨价110万元的奇迹;在不久前举行的贵州兰博会上,一苗极品“天逸荷”的成交价达到1100万元的天价,认为这是单株兰花极致价格的人错了,因为现在这苗兰花的姊妹株已经标价2000万元,并且兰主仍不愿出手!

    近乎疯狂的热炒当然很快让北京的养兰人和持币待购者心里长草,跃跃欲试。一进春天,受需求突增的影响,北京的兰花价也开始一日千里的飙升。原来几千元左右的“虎蕊蝶”、“程梅”动辄3万-5万元。

    并且北京的兰市上,现在也在逐渐形成一个专门以炒兰为业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兰花的种植大户或经销商在新品种中遴选有升值潜力的花苗,然后通过传言和行业里手的身份发布舆论,抬高该品种的价格,待到时机成熟再高价抛出。至于抛出后,其价格是继续水涨船高还是一落千丈,则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了。

    假花粘花:乱花渐欲迷人眼

    十几万元买下的一苗兰花,两天以后才发现,花竟然是假的,是用胶直接粘上去的。一部家用轿车的钱就买回一束假花。这是今年2月贵州兰博会上的真实一幕。卖花的人把一些兰花瓣粘在普通兰花的周围变成“奇花”,从而以奇高的价格卖出。这种情况在兰花市场中并不罕见。除了粘花,有人还以次充好,明明是老品种却说是新品种,以此抬高价格欺骗买主等等。

    凡此种种,都是兰花市场畸变的产物,在疯狂炒作下,整个市场变得越发失去理智的时候,这种现象也就应运而生。看着打着滚儿上涨的兰价,很多卖主都红了眼,天价兰花岂是一夜之工?为了瞬间实现暴利,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行径也就在所难免。

    养兰者说:兰中自有黄金屋

    在成都远郊的一个不太起眼的村子里,有一片豪华的别墅群,每栋别墅自建还花费了数百万元。门前停的多是宝马、奥迪。这些别墅的户主有个共同的职业——种兰花。

    “48万元能买一辆奥迪轿车,但买不了我兰园里的一苗花草!”这个村子“先富起来”的养兰人祝袖璞得意地说。祝袖璞今年50岁,原本是一家肉联厂的工人,14年前,对兰花一知半解的他被暴涨的行情刺激得坐不住了,他东拼西凑在兰花上投入了七八万元,买了水白兰、大红珠砂等传统品种。十多年间,他经历过兰市暴跌、兰苗被盗等很多挫折,一次次血本无归没有挡住他。到2000年前后,他已经是有些资本的资深业内人士了。

    这时的他开始着手经营市场上的天价品种。做法是把价格不低,但仍有很大培育潜力和升值空间的品种买进,凭借纯熟的种植经验和准确的市场判断力,实现高利润。2005年年底,他跟两个朋友合伙买下的“盖世牡丹”卖出了270万元的高价。

    现在祝袖璞有精品兰园200多平方米,资产过千万元。在祝袖璞的带动下富起来的人,不止一两个。这个村子已有三四十户村民开始投资兰花。祝袖璞经常召集兰友们聚会,交流种植、鉴赏经验,他还喊出了通过兰花“打造100个百万富翁”的口号。

    是兰花让这些寻常百姓在自家门前的土地上挖出了金子,并一步登天。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做着兰花的发财梦,梦想着自己阳台上那盆花几千元买来的兰苗,明天能成为市场上追逐的高贵品种,实现放卫星式的财富跨越。

    险象环生:兰花背后的利润链条

    兰花本无价,它的价格完全由买卖双方决定。出钱“炒”兰花的基本是花商和花农。兰花分为两种,一种用来培育出售,流入寻常百姓家,价格从十几元到数千元不等;另一种则是身价过万甚至百万的所谓珍品兰花,这些花是花商、花农们及一些有钱人追捧的对象。炒楼和炒花不同,房子可能会因为卖不出去而空置,花却是活的,可以不断地发新芽。花农将其买下后,可借助名种培育出更好的兰花,然后进行新一轮的炒作。一些想借稀世名花来衬托身价的富人更是不惜血本买兰花。有此炒兰之风,一株小小的兰花最疯狂时曾有过上千万元的身价。但在炒兰的背后,是怎样的利润链条呢?一苗本不起眼的兰花如何实现利润翻倍呢?

    据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刘清涌透露,在经营精品兰花的人当中,确实有炒作的情况出现。1995年“达摩兰”在台湾地区的价位很高,2002年一盆“达摩兰”在广东居然拍卖到了48万元钱的天价!实际上是兰花主人让人买下兰花再进行炒作,真实的价格也就两三万元。还有人自我买卖,低价卖出后又高价收回,循环往复来抬价。新入行的人在不懂行的情况下高价接住,那肯定会吃大亏。

    现在的兰花市场,已经和股市、楼市没什么区别了。炒兰的基本操作原理,也类似炒股、炒楼。只要是能赚钱、能涨价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炒,“兰花不炒价不高”是兰市里人人皆知的道理。懂行情、资金足、信息灵是入市炒兰的三大要素。而刚刚入行的新手,很难说不被套,因为这种人正是那些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老油子”们的最佳目标。对于兰商而言,最令他们狂热投入的理由就是一些市场传言,某某通过发现一苗名兰,赚了多少钱,听者两眼发光、激动不已。职业的炒兰者们更喜欢把他们的买卖叫做赌博。从选苗到培育到上市交易,兰花的产业链里的每个环节都是在赌博,一旦看走眼,很容易赔个精光。

编辑: 红豆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