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宜良成为云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来源: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作者:柏斌  2007/4/2 13:53:21

    记者日前在昆明市宜良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种植花卉品种达1100多个,百亩以上重点企业10个,种植大户500余户,花卉业总产值突破亿元,成为云南省最大的盆花、盆景和花卉苗木基地。 

    宜良县不仅是滇中“鱼米之乡”,花卉栽培历史也很悠久,至今已有400余年。近年来,宜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的花木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自然优势和交通便捷、距昆明较近的区位优势,采取措施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他们不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苗农、花卉企业大力发展花木产业,还组织成立了“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建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和“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运作机制。长期从事园艺教学和苗木市场营销的宜良县职业高级中学王平老师说:宜良县花木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坚持走名花效应之路,建设大规模的苗木基地和休闲型花园,积极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等绿化观赏苗木,以及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迅速提升和昆明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快速推进。

    拥有会员300多名的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成立至今,先后对200余种云南各地的野生乡土花卉及绿化树种进行引种、试验、繁育,目前已有150余种花卉苗木品种繁育成功。该县以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扶桑、香樟等为主的特色乡土品种有50余个。其中,作为县花的三角梅最具代表性,目前全县已有9个色系11个品种300万盆左右,每年销往全国各地100余车;云南山茶已批量销往北京、新疆、上海、青岛、天津、江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并出口俄罗斯。

    在县城南的万家凹村万家花园,记者看到占地800亩的花园里种植着桂花、杜鹃、紫薇、玉兰、扶桑、三角梅、樱花、腊梅等,还有70年花龄的缅桂数百株。在紧靠昆石公路的大渡口花场,花场主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不仅种养着云南茶花、杜鹃花、三角梅、香樟、紫薇、千头柏、榕柏等各类盆花、盆景、绿化苗木10多万盆(株),而且还建有风格别致的茶花园、兰花园、根雕盆园,棋牌室、品茶室等可供游人赏花休闲的场所。这几年花场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好。”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正义介绍:“去年全县仅销往昆明的杜鹃、金叶女贞、红花榘木,每种都在100多万株以上,比往年几乎翻了一番还多。”

    一年一届的端午花街节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在去年为期7天的“宜良2006旅游花街节”花街上,69家个单位100多家花农的10万盆150个参展花卉品种的盆花、盆景和各种花卉苗木吸引了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赏花、买花的市民,形成了花似海、人如潮的壮观景象,有力地提升了宜良特色苗木的知名度。今年该县还将举办端午花街节。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吸引了云南同馨花卉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麒麟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该县发展花卉。在这些知名企业和大户的带动下,当地花农的生产方式已从传统的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少量品种小庭院式生产向多品种、多规格的商品化批量生产转变,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并逐步走上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生产经营轨道。目前该县以乡土绿化树种为特色的绿化观赏苗木和切花同步推进的花木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该县已成为省内较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被称之为“昆明的后花园”。

    据了解,该县计划到2010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将达1.5万亩,花卉品种2000个,产值超过2亿元,花卉产业将成为宜良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编辑: 红豆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