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争食450亿奥运花卉“蛋糕”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彭信琼 2007/5/14 10:26:4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迎宾用花、胸花、运动员颁奖用花、宾馆内插花、奥运场馆及北京街道的景观用花等将超过1亿枝(株)。据专家测算,北京奥运会期间,仅用于花卉的支出就将高达450亿元,而这其中有70%以上的花卉需求,将由民营花商供应。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花卉市场“蛋糕”,民营花商们从何处下手?
土专家:秋菊夏天吐芬芳
中国有句古话:“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对于北京奥运会450亿的花卉“蛋糕”,也早就有人预言:蛋糕好吃口难开。他们的根据是:北京举办奥运之际,正是大多数花卉凋谢之时。整个北京可供选择的花卉只有10种左右。
也许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但事实正在发生变化。
“谁说菊花都是9月才开?为了北京奥运会,我非得让菊花提前开放,我这一整吧,还把这事给整成了。”4月22日,菊花土专家刘文超在记者采访时带着东北口音自豪地说。
刘文超出自东北一个普通农民之家,他在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马卷村建立了自己的菊花生产基地和菊花科研所。在他的育种基地,记者看到花团锦簇、芬芳满园的菊花竟然怒放在这个似乎“不合时宜”的季节。
“我在东北老家的时候就痴爱菊花,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可菊花从来都是9月份才开放,能不能在夏天见到菊花,我开始琢磨起这件事儿来。”刘文超说,1999年,他来到北京,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投入到了菊花新品种的开发、选育中。利用北京林业大学名花研究室的科研成果“地被菊”、“四季粉”、“四季黄”、“早红”、“朝鲜粉”等和生长在长白山脉高寒山区的长白野菊、山野菊等反复进行杂交和品种选育、试验研究,终于在2006年育成一系列夏季开花的菊花新品种群,共有菊花品种280多个,花色极为丰富,有黄、红、粉、白、紫等69个不同层次的颜色。现在,刘文超在北京顺义区和大兴区共建成300多亩土地的菊花新品种育苗基地。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北京林业大学王香春博士组成的专家组曾多次到刘文超的菊花基地实地考察,于2006年8月25日对这些菊花品种群进行了鉴定。“该品种能自然成型,株型矮密丰满,株高20—30厘米,密实多花,冠幅较大,达70—100厘米,花朵以中小型为主,花色极为丰富,花型以重瓣为主,比传统小菊胜过许多。”专家组认为刘文超培育的这些菊花从4至9月能自然开花,比常规菊花提前5个月开放,且这个菊花种群能在半年之内不断开花,最终把刘文超育出的系列菊花命名为“北京夏菊”。
专家组目前已将“北京夏菊”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科协、北京奥组委进行推介,以让作为北京市花的菊花,能在奥运会期间展现风采。
对于收入,刘文超却不愿露富,记者问他这些菊花能带来多大利润时,刘文超说:“钱都种在地里呢,现在还不行,要到奥运会时就知道了。”
科研所:500种新花红京城
大量的奥运用花,特别是新品种的培育,当然不能完全由刘文超似的土专家来完成。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北京市花木公司、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承担了“北京奥运用花引种、生产应用综合技术研究”这一官方课题。
2007年3月29日,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组对上述课题进行了验收。具体负责这一课题的是北京市花木公司所属的北京天卉苑花卉研究所。近日,该研究所所长于学斌向本报记者介绍时,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我们从2003年开始,向世界各国引进了2400多个洋花品种,经过历时4年对洋花适应性和观赏性评估,已筛选出400多个洋花品种,加上培育出来的数十个本土花种,一共通过验收的奥运花卉已经达到500多个品种。”
于学斌说,每一个奥运花卉品种的选育,都是一次科技的挑战。科研所先后从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了2400多个洋花品种,但北京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正是北京高温高湿的天气,且变化剧烈,许多洋花在引种试验中由于水土不服,耐不住高温高湿,抗病性差而败下阵来。经过长达4年的引种试验,层层筛选,只有400多个洋花适宜8月份的北京气候。
课题组专家在验收中说:“如此大规模连续而系统地进行花卉品种的引进、评估、筛选,在国内尚属首次。在短时期内进行系统研究与试验,解决了北京奥运期间用花的难题。”于学斌告诉记者,这个验收意见初步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用花,基本上逃不出这500多个品种,“也难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培育或引进更多奥运花卉品种。”
除了洋花,科研所还培育出8月开花的数十个本土花卉。包括一串红新品系6个、万寿菊新品种3个、鸡冠花4个、中国凤仙5个。其中还有北京的另一个市花——月季。众所周知,北京的月季在5月大量开放,到8月就见得很少了。天卉苑科研所通过人工杂将、诱变育种的办法,培育出了在8月大量开花的6个月季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株型更矮、抗高温的能力更强、花色更加丰富。
“我们所只是一个奥运花卉的孵化器,主要只负责育种,而大量的奥运花卉生产培育,则通过市场机制由众多花卉生产商来完成。可以说,购买我们花卉种苗最多的是民营花商。”于学斌所长说。
天卉苑花卉研究所在近3年来,共生产可供奥运会的花卉2050万株,推广使用1730万株。今年和明年,这个数字还将成几何倍增,满足奥运会的用花需求。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的花卉生产商向这个科研所购买种苗。
园林局:450亿营造“绿色奥运”
“2008年夏季奥运会,北京共将投资450亿元营造‘绿色北京’。”北京市园林局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而这450亿元支出起码有70%将被民营企业拿走。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制定具体分配方案,”这位负责人说,当前我们主要精力放在花卉的研制上。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奥运会如此惊人的用花量,不会通过指定种植的方式来提供,而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求。园林绿化部门重点是解决奥运用花的科技难题。“通过引进一批洋花、培育一批本土花,将一批花卉的花期提前,将一批花卉的花期推迟的办法,满足奥运用花。”
据了解,目前,北京有200多家奥运花卉生产商,其中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所以,奥运用花的培育和采购,70%以上的用花量都将由民营企业来完成。北京市现已建成一批骨干花卉企业,其中80%是民营或集体企业,成为全国盆花和种苗中心,以及新品种生产技术示范中心。此外,现在基本完成50个重点标准化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将芍药切花、欧丁香、美洲观赏海棠的引种驯化等工作纳入花卉发展的项目库。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绿色奥运所需的花卉苗木在数量上是空前的,这给广大花卉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