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产业为何难以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韩凤阳 邓运芬 杨立宇 2007/5/16 10:28:35
江苏省沭阳县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和花木产业大县。近几年,该县新河、颜集、庙头等乡镇许多农民依靠花木产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花木产业提升了沭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根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花木规模扩大较难,花木面积一直处于徘徊局面。现将花木产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一是土地流转较难。随着中央以及地方部门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农民对自己已承包的土地十分珍惜,不想转租。加之农业税的免除,实行种粮补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花木土地流转的难度。
二是花木产业较复杂。首先,花木品种较多,有时很难把握市场上什么品种销路好、效益高,一旦把握不准就会亏本,甚至全军覆没。其次,花木繁育管护技术也较复杂,苗木种植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如扦插快繁技术、嫁接技术、组培技术、基质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穴盘育苗、棚室繁育等都比较复杂,较难熟练掌握。再次,在花木销售过程中农民常会遇到不法商贩的压级压价,使花农利益受损,使他们对花木种植望而却步。
三是花木市场价格波动大。虽然大规格特色花木,如高杆女贞、马褂木、七叶树、广玉兰、樟树、雪松、香花槐、紫薇,以及彩叶灌木,如红叶石楠、紫叶稠李、红叶矮樱、桂花等花木市场行情一直较好,价格较高,但种植时间长,见效慢;而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月季、桧柏、洒金柏、龙柏、连翘等苗木虽然见效快,但这些短、平、快的小花木市场行情波动大,这部分小花木就连一些大户或花木企业也很难把握,想使花木大户扩大规模也就有较大的难度。
从目前看,花木产业仍是朝阳产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各地农村中心村建设的启动,对花木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面对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从中央到地方对花木产业的重视,应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花木产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着力提升花木档次。要进一步引进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效益较高的名特优花木品种、品类,抓好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工作。要抓好市场调查、分析,引进适销对路花木品种,淘汰老品种。要强化花木行业标准制定,按操作规程生产、种植、包装、销售等,抓好现代花木技术、标准化花木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等,进一步提升花木档次和效益。
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土地流转、名特优品种引进、高新技术应用、规模连片种植等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在资金、贷款、基础设施配套、包装、运输、销售、行业协会建设、信息提供等网络建设上应给予重点扶持;对规模大户、花木企业、花木经纪人等要通过对上争取、贷款贴息、股份制合作、财政补助等支持、扶持,进一步促进其做大、做优、做强。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示范。要大力宣传花木产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要注重比较效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带动方面的宣传。要采取当地大户现身说法、组织农民到外地或花乡花村参观学习、介绍致富典型等方法,提高农民种花木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抓好精品花木示范园、高新技术集成园、新品高科技配套园的建设,着力建成一批一流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示范园,进一步引导、带动花农发展花木产业。
四是狠抓市场信息调研。要建立健全各级花木协会、经纪人队伍和花木市场。要走出去,组织专人到大中城市、外地乡村、中心村建设等地搞好市场需求调查。要把握哪些花木品种是目前市场需求的、潜在市场需求的和市场不需求的,强化对市场需求旺盛的花木品种信息收集、发布、提供。积极引导花农、花木基地、花木企业与花木市场、绿化单位、绿化企业的对接,与外地大中城市绿化单位、企业搞好联合合作,发展“订单”花木和预约种花木等,为花农们解除后顾之忧。
编辑: 红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