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云南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幅的背景下,云南花卉抓住“桥头堡”重要战略不断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逐步完善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功开启的重大历史机遇,出口业绩再创辉煌。近日,从昆明海关统计处获悉,云花出口依然强劲,在农产品出口中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前11个月,云花出口额同比增加24.6%。
市场结构呈现新变化
2年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云南花卉出口也受到波及,销往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花卉增幅减缓,一直以来高增长的云花出口首次遭遇“寒流”。困难面前,各级有关部门优化出口服务体系,云南花卉企业主动出击,扭转出口增幅减缓的局面,2009年花卉出口逆势上扬,出口额增幅近20%。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包括花卉在内的上百种产品出口实行零关税,有力地促进云花出口增长;而不断建设完善的国家大通道,特别是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开通,为云花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特别是了国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重大战略,则给云花出口增强了信心。从海关统计数据得知,2010年云花出口国家和地区达46个,其中南亚、东南亚各国已成为云花主要的目标市场之一,并呈现出了巨大的增长空间。2010年前11个月,云花对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保持平稳态势,但对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主要东盟出口增幅平均超过50%。此外,孟加拉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对云花的进口也明显增加,增幅超过出口总额增幅,南亚、东南亚各国和中东地区有望成为云花最有潜力和最具人气的目标市场。
出口产品种类逐渐增多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云南在成品花生产已具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对前沿性的花卉产品和新优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也得到长足发展,出口产品单一化的格局再次被刷新,出口种类多元化,鲜切花统领出口的格局被打破,增加了种苗、种球、保鲜花及其他产品。以出口量最大的种苗为例,2010年1~11月,出口至日本、缅甸、柬埔寨、老挝、黎巴嫩、法国、意大利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花卉种苗,增幅为34.3%。其中,出口至日本的种苗数量最大,为8893万株,同比增长31.4%,占种苗出口总量的55.6%;其次是缅甸,出口量达6054万株,同比增长49.4%,占种苗出口总量的37.8%;此外,出口马来西亚的种苗增幅最大,同比增长了10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菊花种苗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出口,其中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生产的菊花种苗出口量达8000万株,出口额增长34.8%,占日本进口菊花种苗的30%以上,成为云南强势出口品种之一。
出口企业继续发展壮大
整体上看,全省从事花卉生产、经营和贸易的企业、花农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多,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花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据统计,2010年,全省花卉企业和花农经济合作组织分别为1492家和5320家,同比增长12.3%和33%。与此同时,随着云南花卉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花卉出口企业规模数量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多,总数超过了50家,约占全省出口企业总数的7%。其中,西双版纳磨憨泰富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勐腊合协商贸中心、河口海天商贸有限公司、麻栗坡县老山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澜沧鹏程贸易有限公司、昆明红日花卉有限公司、西双版纳锦苑国际物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幻想曲花卉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成为今年花卉出口新秀;昆明锦苑花卉产业有限公司、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玉溪明珠花卉有限公司、云南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出口额增幅均超过80%,最高的增长了13倍。从上可知,2010年云南花卉出口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得到加强,花卉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并正有一大批新面孔加入到花卉国际贸易大军中来。
出口运输方式明显优化
一直以来,云南花卉出口以航空运输为主,公路、铁路运输为辅。随着昆明通往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建成和开通,以及昆明至广西等省际公路的建成使用,加之云南周边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的逐步实施,在海关、检疫等有关部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完善的情况下,云南花卉出口运输方式得到了明显优化,花卉出口运输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飞机运输、公路运输齐头并进。据了解,去年进出昆明机场口岸的国内、国际航班较上年显著增多,出口产品24小时通关率提高至99%,包括花卉在内的农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去年前11个月,通过汽车冷藏运输出口的花卉同比增长近50%,其中从河口出口的花卉增长达177.1%,从勐腊出口的增长47.9%。通过汽车运输出口的花卉,还有部分是从哈尔滨、广西(防城)等省外报关出口的。
推荐阅读:
滨州滨城区花卉市场花美人气旺效益高
黄石:殷祖古建年产值突破8亿元
既算“生态账” 又算“经济账”
“花博会”力推湖光农场产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