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庥院士
驱车走过苏北大地,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大片大片的意杨林了,用“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见灯光”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排排高耸挺拔、枝繁叶茂的杨树,不仅锁住了风沙、美化了环境,还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它为“摇钱树”。
给“三天无雨沙满天”的苏北平原带来这一变化的头号功臣,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明庥和他领导的杨树课题组老师们。
据《植物志》记载,自古杨树成片林只能生长在黄河之北,世称“北杨”。如今,杨树在黄河以南大范围引种推广,这在我国林木育种史上殊为罕见,它丰富了林木引种理论,具有重要的生产、学术意义。这种杨树,植物学上叫做黑杨。由于此树最初是从意大利引进的,苏北群众习惯叫“意杨”。王明庥院士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意杨之父”或“中国黑杨之父”。
王明庥193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也许他命里同树有缘,3月12日植树节就是他的生日。1954年他从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在南京林学院(现南林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上世纪60年代,王明庥下放到大丰、东台务农,他看到当地“冬天风起,飞沙遮天,春天雨后,碱花连片”的恶劣环境,深感要改变苏北落后面貌,必须首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他在林业界老前辈叶培忠教授的指导下,运用当时国内才起步的森林遗传学和林木改良法,开始了对杨树良种的选育研究。1972年,国家林业部从意大利引进一批原产美国的南方型黑杨派无性系插穗的10个品种。王明庥敏感地意识到,这个类型的黑杨可能适合在黄淮海平原生长,随即率领杨树课题组对这些插穗进行了精心的培育。
提起往事,王明庥院士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记得是3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学院的通知,叫我到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顺便把一些来自意大利的杨树种条取回来。那些种条裹在一块塑料布里,用绳子随便捆着,回来打开塑料布,里面有56根杨树种条,每根有60厘米长,粗细与铅笔差不多。我们在试验田里辟出一小块地,把种条切成120多个插穗,每个插穗上面留2到3个芽,插到试验田里后,上面的芽长枝条,下面的芽长根系。经过悉心照料,到了1974年春上,那些插穗竟蹿成了5到6米高的树苗,每棵都有鸭蛋那么粗。生长速度真快,长势实在太好了!经过两年小试,获得了可喜的实验效果。专家们认为,这是中国长得最快的树。”
1979年,王明庥杨树课题组4个填补了我国植物学空白的新品种通过了林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随后,林业部决定在黄淮海平原大面积推广这4个新品种。育种难,推广更苦,王明庥为推广黑杨吃尽辛苦,他家中的12根扁担就是见证。那时,试验点分布在泗阳、睢宁等地,交通不便。一根扁担,一担行李,伴随他长年走在苏北10多个县的田野上。生活上的麻烦也不少,试验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营地,仓库、草棚就是栖身之所。王明庥的那双脚,关节严重变形,走路都是蹒跚而行。这是当年推广黑杨,走的路太多而留下的疾症。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王明庥课题组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进行更优良的树种引种和杂交育种工作,先后引进2000多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培育出8个新品种的无性系品种。接着,他又主持并攻克了“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胶合板纸浆材黑杨选育,已初步培育出10个新品种。
如今,王明庥选育成功的新品种杨树已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的苏、鄂、鲁、豫、皖、浙以及赣、川等省大面积推广开来。仅在江苏,目前杨树种植面积已近100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约3000万立方米,每年新创木材加工业产值500亿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