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人专访 | More... |  |
|
 姓 名:林彬 简 介:林彬,美华裔育种大师,上世纪90年代初期,.. >>详情
 姓 名:石光银 简 介:石光银,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一位.. >>详情
 姓 名:吴龙高 简 介:吴龙高,浙江省花卉协会零售业插花花艺分会.. >>详情
 姓 名:马永顺 简 介:马永顺,86岁,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 >>详情
|
 |
|
|
|
 |
孙大学:五峰山下的绿色致富领头雁 |
 |
个人简介: |
孙大学,安徽省霍山县五峰山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二十二年,对于孙大学来说,是他人生中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二十二年中,凭着对霍山石斛一腔挚爱,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实现了一个农民创业者的梦想,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和升华。 |
|
 |
主要事迹: |


心声:用我的技术,带富群众,建美家乡
产业越做越大的孙大学不满足于一人的发展和致富,他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他常说.“我是一个党员,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发家致富,现在我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我的技术,带富群众,建美家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孙大学积极将石斛、天麻等当地特有的中药材栽培技术传授给周边的村民,缺少种苗他帮他们代为培植,不懂技术他亲自上门教授,没有销路他为他们介绍客户,渐渐地,孙大学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虽然在采访过孙大学已在表示其实自己没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可是在村民的口中,笔者却清晰地听到了他们对孙大学的感激之情。
村民孙运国告诉笔者,过去村里懂天麻种植的人不多,孙大学和他的父亲就挨家挨户的教大家窖天麻(种天麻),通过他们的传授,现在他家每年仅种植的天麻就能收入好几万元,“当初我家里住的是土房子,到处是外债,通过这些年的天麻栽培,我家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盖起了新楼房,买了摩托车,多亏了大学一家人,我们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高山铺村小介组伍耀先是全村有名的特困户,2006年起瘫痪在床,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仅有妻子一个劳动力,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在校读书。为照顾伍耀先,妻子在家务农,家庭收入入不敷出,只有靠借债生活。孙大学主动要求帮助他脱贫致富。经过与他共同商量后,决定由孙大学提供2000元的帮扶资金,种植药百合,并为其提供配套的技术。现在他家每年药百合的收入就有4000元。伍耀先的妻子逢人便说:“要不是孙大学,我到现在都只能维持温饱。正是有了他的帮助,我才能脱贫致富,是共产党的政策好,时刻想着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彪原先在孙大学的石斛基地里帮忙栽培石斛,现在他也在孙大学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石斛栽培大棚。笔者前去采访的当天,李彪正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着栽种试管苗。
蓬勃发展的石斛产业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笔者在孙大学的大棚里看到,正有不少工人在忙碌着,孙大学告诉记者,“在农村有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因为要照顾家人,没法出去打工,而石斛基地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就业机会,也能相应提高一点他们的收入。先这样的用工每年基地要有十几个”。
富起来的孙大学还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原东界岭小学校长告诉笔者,2006年东界岭小学的校舍被定为危房,需要重新修缮,可是学校苦于资金有限,一时间一筹莫展,孙大学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主动找到了孙校长,租了一部车带着孙校长到处跑单位,托朋友寻求帮助,筹集到钱款为小学校盖起了崭新的教室,正当大家都感到莫名欣慰的时候,细心地孙大学发现学校的厨房还没有着落,孩子和老师们的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于是他带领大家捐款捐物,为学校修起了小食堂。孙大学还无偿的将自家的鲜花、苗木送给学校作为绿化之用,每年孙大学的父亲还会义务到学校帮这些苗木修枝剪叶。
梦想:大家都富起来了,我们才算成功
百竿尺头更进一层。孙大学深深懂得“只有不断壮大规模与实力,才能蠃得竞争,蠃得主动”。目前,孙大学正加紧筹资,准备今年再发展10亩石斛栽培基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孙大学在谈到今后石斛产业发展的时候,神采奕奕“今后我们还要发展石斛深加工、石斛产业园,到那时候霍山石斛才能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黄金草,大家都富起来了,我们才能算真正的成功”!
(来源:六安新闻网;作者:李泉峰)
推荐阅读:
老夫妻守护七年 千年古树吐新绿
王家喜:放弃高薪创业 种出绿色愁销路
戴国威:35年打造仙人掌世界 收藏逾5000盆栽
陈生珍:推动绿色生态工程 带动百姓致富 分页:[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