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人专访 | More... |  |
|
 姓 名:陈汉农 简 介:陈汉农,年近70岁,早年是木雕工艺的能工巧.. >>详情
 姓 名:孟兆祯 简 介: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教育家、.. >>详情
 姓 名:卡罗•约翰逊 简 介:卡罗•约翰逊(CarolR.Johnson),美国.. >>详情
 姓 名:林彬 简 介:林彬,美华裔育种大师,上世纪90年代初期,.. >>详情
|
 |
|
|
|
 |
陈汉农:葱姜蒜皆可入盆景 |
 |
个人简介: |
陈汉农,年近70岁,早年是木雕工艺的能工巧匠,后从事模具工作。一次极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介绍盆景培育窍门与艺术的书,开始对盆景感兴趣。从此,他投入了盆景的收藏中。在多年的盆景收藏里,他从简单地照顾盆景,到后来寻思着自己培育盆景。他的盆景不但追求造型好看,更追求盆栽的神韵和灵气。 |
|
 |
主要事迹: |


巧手能工匠变废为“盆”
年近70岁的陈汉农,早年是木雕工艺的能工巧匠,后从事模具工作。一次极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本介绍盆景培育窍门与艺术的书,开始对盆景感兴趣。从此,他投入了盆景的收藏中。在多年的盆景收藏里,他从简单地照顾盆景,到后来寻思着自己培育盆景。他的盆景不但追求造型好看,更追求盆栽的神韵和灵气。
走进陈汉农的家里,你会看到他的盆景有别于市场上的,造型非常奇特。将人工培育成的树种造型与奇石、怪石、各种小工艺品搭配,经过艺术定位、加工,巧妙地融为一体,再配上自己用各种不同器皿改造的“花盆”,创作出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盆景。他的盆景最特别之处是,把奇石钻个洞,然后运用工具把里面挖空,放进土壤,植物就直接种在土壤里面。等到根茎长出来了,整个洞被撑得饱满了,你怎么看,植物都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
在家里的一角,有陈汉农的“工作间”,里面除了用来打磨、切割、钻孔的专业工具,还有一大堆他从各处搜来的“废品”,他总能够运用自己巧妙的构思,把这些“废品”变成培育盆景的载体。在他收藏的盆景里,有用各种酒瓶改造出来的盆景,比如一个酒坛子被他截成两半,下截的上面斜戴上一顶“斗笠”,一棵盆景从空隙中斜生出来,名为“香飘万里”。他还买来大理石的边角料,做出各种造型的盆具,组合出各种盆景小品。
这些可都是细致活。把石头挖空,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的石头是圆体的,挖空的难度就比较大。有时好不容易花了三四天挖空,都快大功告成了,石头外形却被破坏了,只好扔掉。截掉一个酒瓶破损的瓶口都需要小心翼翼,因为一旦有小缺口就会大大影响盆景的美观。
家里的盆景,年龄最大的已经18岁了,根枝遒劲,陈汉农说,他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用铁丝给盆景拗造型,而是用裁干的方法,根据盆景的生长特点,适时地剪掉一些枝干,耐心地等待新的枝干长出来。“我的盆景,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小看到大的,都不舍得转让给别人。”他说,一些盆景爱好者来过家里参观,想高价买走他的盆景的人不在少数,都被他婉拒了。前几年因为经济原因,陈汉农卖出了两盆盆景,直到现在他都还心疼着呢。
上百盆的盆景,单是每天浇水就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为此,陈汉农可没有少花心思。他给家里的一些中型盆景都拉上了“灌溉系统”,每盆盆景都有相应的水管,水管上还有阀门控制水量大小,根据盆景的“体形”分配水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每盆盆景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水量。而一些小型的盆景,他则改造了盆底,把盆景直接半浸在水中,这样既有水蒸气的氤氲,也有底部水的补给,就不需要每天操心浇水的事了。
推荐阅读:
王彪:再创业变身育竹“大王”
郑展威:“造林创汇”现商机 抢先一步行动
张利:从圆明园到世博会 再现国人理想世界
孟兆祯:承继前人精华 开创园林新篇
分页:[1] [2] [3]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