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人专访 | More... | |
|
姓 名:刘美莉 简 介:刘美莉,女,新建县望城镇人,中共党员,江.. >>详情
姓 名:何巧女 简 介:198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1991年开.. >>详情
姓 名:黄法祥 简 介: 今年27岁的黄法祥是东方一个兰花种植农.. >>详情
姓 名:褚时健 简 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 >>详情
|
|
|
|
|
|
杨善洲: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 |
|
个人简介: |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
|
|
主要事迹: |
他曾说过,
死后把骨灰撒在雪松树下
杨善洲1927年出生。1986年3月,他从保山地委书记职位上退休。当时,云南省委领导找他谈话说:“你辛苦了一辈子了,退下来后到昆明来吧。”
杨善洲却决定回老家种树。他的决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对,杨善洲宽慰家人说:“在大亮山上白天栽树,晚上烤火,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吗?”
昨日,怀着对杨善洲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进了杨善洲奋斗了22年的大亮山,在他生前扎根的这座大山沿着他的足迹踏访。
刚进入林场,入口旁哨所房屋墙壁上一行醒目的标语“誓把荒山变绿洲,欲叫瘠地流甘泉”就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就是老书记在退休后扎根大亮山,奋斗了20余年追求的目标,也是他晚年要达成为家乡父老做一点实事心愿的真实写照。”同行的施甸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从施甸县姚关镇出来进入林场后,在长约18公里的山路上,映入眼球的都是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茂密松林。在海拔高度约2400米的大亮山上穿行,迎面扑来的是松林的一股股清香以及在山风吹拂下传来的一阵阵松涛声。在杨善洲去世后,为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沿着进场部的山路,记者看到,每间隔不到10米,林场职工就在路旁的松树上扎起一朵白花。在到达大亮山林场时,记者看到前来缅怀杨善洲的人络绎不绝,有单位组织而来的、有周边群众自发而来的……
在他住过9年的油毛毡窝棚前,我们又一次看到了20年前他从地委宿舍移栽过来的盆景雪松。4棵雪松如今已经有七八米高,显得格外挺拔坚强。
这是杨善洲最爱的树种。在地委大院、姚关清平洞、油毛毡窝棚前,他都栽种了雪松。上次来大亮山,他曾在雪松树下说过,死后要把骨灰撒在雪松树下。
推荐阅读:
李迪华:景观设计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洪剑明:湿地卫士 环保先锋
叶凯:为扮靓重庆出力
万龙喜:打造榉树经济 传播榉树文化
分页:[1] [2] [3] [4]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