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按栏目搜索 商人动态 经营之道 经典案例 前车之鉴
连排成片的温室大棚、琳琅满目的花卉品种,脚踏筒靴的忙碌花农……1月27日,记者来到翠屏区赵场街道某花卉园区,脑海中的臆想片段和所看到景象的逐渐重合,我的心中开始有点索然无味。忽然,在泥泞小路的镜头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你们买花吗?”年轻人走到我们面前笑呵呵问到。 “不买花,我们是报社记者,过来了解下花卉供销情况。”随行的一位记者回答到。“哦,你们顺着这条道走下去,就可以看到为春节准备的盆栽了。小心点,下了雨,路溜的很。”年轻人指着小道说。 我不禁打量起这个热情的年轻人,二十七八的样子,手中的缸盆中静静地放着几只的蝴蝶兰和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幼芽,胸前规规整整的签字笔在一身劳保装的侧托下格外显眼。我好奇的询问请盆里那些东西的用处。“这是做组织培养用的。”年轻人笑道。年轻人的回答激起了我们的兴趣。在我们的要求下,年轻人带我们走进了一栋不起眼的楼房。刚到三楼门口,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就开始飘入我的鼻里,一起的女同事开始捂上鼻子,准备进屋。“等等,先换衣服,换鞋,再用那盆里的药水洗手。”年轻人指着墙上挂起的白大褂急声制止道。 在一系列程序后,我们走进了一间布满培养皿和化学仪器的小屋。在这里,年轻人告诉我们他姓曾,是宜宾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这个花卉基地的老板是个老花农,搞了三十年的花卉种植,2007年的时候,决定利用科技方法提高花卉的品质和繁殖率。小曾指着成排的培养皿说:“传统的分株繁殖,一颗母株一年只能繁殖几株幼苗,而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新型的繁殖方法,利用母株的一片叶,一颗芽至少可以繁培育出一万株幼苗,有的品种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株,而且对母株没有伤害。” 在回报社的路上,基地老板打来电话,向记者表示歉意,称他由于要和其他几个花卉专家交流,没有在现场。他告诉记者,自2007年用上组织培养技术后,花卉的幼株繁殖量成倍增加,在4年时间里,他又新盖了5000多个平方的现代育苗棚。“一个平方的产值就是200元左右,这个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准备再建6000个平方的育苗棚。”电话里,这个与记者素未谋面的老花农笑声朗朗······
推荐阅读:
拖着病躯描绘城市森林梦 从负债到年收入1亿
珠海600花农到澳门销售年花
万紫千红妆饰迎新年 延城花市年关愈加红火
郑州本地花卉香飘海内外 一年销售额超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