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女子嫁接队”走南闯北赚大钱

来源:张家口晚报  作者:王瑾涧 温婧 李淑艳   2011-5-9 15:07:19

“女子嫁接队”队员们正在工作。

“女子嫁接队”队员们正在工作。

她们有着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美德,也有着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她们既是技术能手,又是致富带头人。涿鹿县张家堡镇沙梁村“女子嫁接队”不但赢得了十里八村乡亲们的赞誉,她们的美名也传到了承德、大同等地,业务做到了千里之外。 

订单应接不暇

张家堡镇沙梁村位于涿鹿县鸡鸣山西南侧,是个土地肥美的好地方。

尤其令人羡慕的是,沙梁村村边就是一个国营苗圃,面积近千亩。国营苗圃与沙梁村比邻而居,彼此既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家界限明显,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土地和大小事务。但国营苗圃人少地多,忙不过来,需要的人力支援,这些劳力主要来自于离他们最近的沙梁村。除了种好自家的几亩地外,沙梁村的村民还有好多空闲时间,而且也想利用空余时间赚点钱。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100多名沙梁村的村民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苗圃的“工人”。

而真正让沙梁村远近闻名的并不是因为它紧挨国营苗圃,而是村里的“女子嫁接队”。大集体时候,张家堡镇沙梁村就有个“红大嫂战斗队”,有二十多名妇女骨干组成,主要负责村里一片200亩大小的试验田。包产到户后,试验田分给了各家各户,而“红大嫂战斗队”的精神还在。在国营苗圃干活的时候,很多村民在苗圃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嫁接技术。她们主要的嫁接对象是杨树,往本地易生根的小美杨上嫁接生长迅速的新疆杨。

二十多年前,杨树嫁接逐渐兴起,嫁接的活计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单凭个人的力量势单力薄,干起活来缩手缩脚。为了把握商机,解决矛盾,当时的村支书韩荣章、妇联主任李玉香牵头成立了“女子嫁接队”,队员大多来自“红大嫂战斗队”。作为一个整体,“女子嫁接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可以完成一个两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也可以承揽本村以外的业务。在刚成立时,“女子嫁接队”队员一天的收入就达到一个普通劳力的一倍以上,于是队伍在羡慕的目光中渐渐壮大。

由于技术过硬,诚实守信,“女子嫁接队”的美名越传越远,除了怀来、怀安、宣化、蔚县等本市的客户外,大同、承德等外地客户也纷纷登门求助。现在的“女子嫁接队”由彭玉兰、牛占花、白晓玲等人负责牵头协调,接受订单,分派工作任务。尽管有队员四十多人,但面对雪片般的订单,她们仍感觉人手短缺,应接不暇。

累并快乐着

随着队伍一天天的壮大和名声一天天的响亮,“女子嫁接队”外出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今年4月,白晓玲和四个队员去了宣化,一干就是半个来月。二十多天前,彭玉兰带6个人去了蔚县搞杨树。前几天,因为活多干不出来,她又打电话调去了5个人,现在共有11个人在蔚县干活。

这几年,嫁接期到来时,她们至少有一半时间要外出工作。外出干活很辛苦,第一是工作量大,为了赶进度,她们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外出干活时,有时候为了赶进度,白天干完晚上还要加班,常常干到晚上十点。二是离家远,吃的住的就可能不合适,休息不好。但外出干活也有好处,首先是工钱高。外出每嫁接一颗树苗的报酬要比在当地高出1分到2分,一天下来就可以多收入十几元。此外,外出干活,客户都要负责吃住,增加了工作时间,无形中也增加了收入。

和白晓玲一样,“女子嫁接队”的装束如出一辙。花头巾,黄胶鞋,露指头的手套。一蹲就是一天,工作起码12小时以上,这样的辛苦是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腰疼是每一个嫁接队员都要感受的艰难。中午顾不上休息,要在地里就餐,简单休整。或者和衣而卧,或者活动一下精骨,或者继续劳作。并且姿势也都一样,半蹲着工作。这样的姿势接连保存数个小时,一般人是坚持不了的。一天下来,必然腰疼、腿疼。干活期间,对嫁接队员来说,就连伸个懒腰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一年的嫁接期大约是4个月,从过完年开始,一直到5月中旬。好多嫁接队员,除了在嫁接期搞嫁接外,其余的时间也不闲着。有的继续在苗圃打工,有的要去了工厂上班,即使不干别的,最起码也要种好家里的那点地。

团结互助平等

现年52岁的白晓玲加入“女子嫁接队”已经二十多年了。最早的时候,她在苗圃干活,嫁接技术就是在当时学到的。白晓玲说,在地里嫁接杨树,一天可以接1000多棵,在家里杨树接棒嫁接,一天可以接2000棵。清明前,主要在家里搞嫁接,像彭玉兰、牛占华等这样的高手,一天就可以嫁接接棒2500余株。白晓玲说,因为“女子嫁接队”技术过硬,名声在外,每年都有外地的客户打电话、或者过来邀请他们前去干活。除了宣化、怀安、蔚县等地,他们还远及承德市及山西的一些县市。前段时间,还有山西的客户打电话让过去干活,但由于签下的合同已排到了五月份,实在挤不出人手,只好推掉了。

这几天主要的工作是搞杨树芽接,就是往小美杨上嫁接新疆杨。小美杨是本地杨树,易生根。新疆杨生长快,但生根的难度较大。二者嫁接起来,取长补短,成活率高,生长快,深受种植者的青睐,芽接也就是成了一项抢手的技术活。

杨树的芽接技术要领很简单,“削平包严”,在接枝选择合适位置上削去一块皮,在接穗上选择一块带好芽的皮削下,两块树皮大小相仿。然后将带芽的皮贴到接枝上,按平,缠牢。一定要将芽露出来,一定要包严实。芽露出来,才能保证新枝的茁壮成长,缠得紧才能不保证枝丫不被风干,才能发芽成长。白晓玲熟练地操作着嫁接刀,接穗和塑料条在手上飞舞,一分钟基本上就能完成2棵数苗的嫁接。

“女子嫁接队”是个团结、协作、平等的大集体。不管是牵头的负责人,还是刚入队的队员,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共同劳动,按劳取酬。为大家揽业务、搞协调的负责人绝不会多拿一分钱,全是义务服务。

人均收入过万

“女子嫁接队”名气这么大,凭是她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是一流的。在家里嫁接接棒,成活率保证在80%以上,在地里嫁接的成活率保证在85%以上。事实上,不管是在地里、在家里干活,成活率都比这个保证的比率高得多,在地里嫁接的成活率甚至高达98%以上。嫁接之后一周,就可以知道所嫁接的枝条究竟是否成活。一周后,能长出新芽的嫁接枝条就算成活了,没有长出的就算没有成活。

树苗的价格日益看好,也是嫁接行业的一大喜事。每亩可种树苗4500到5000棵。一亩树苗的收益算下来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利润,于是这一行业也越来越兴旺。

2008年的时候,一年生的杨树苗每棵最多1.2元,今年已达到3元每棵。此外,一颗杨树苗的截枝可以出接棒十余根,每根加上接穗的成本,大约为0.17到0.18元,而售价在0.25元上下,每根接棒的利润就是5分以上,利润相当可观。随着国家对绿化美化工作的日益重视,种树苗的收益也节节攀升。于是,借助树苗种植面积的增加,“女子嫁接队”的业务范围就不断扩大,找她们接树的订单也就应接不暇了。白晓玲说,当时国营苗圃的技术人员领进门,加上自己琢磨,就掌握了接树的技术。当时人们平均一天的劳动收入五六元的时候,“女子嫁接队”的日工资就可达20元。现在一个男劳力一天的平均工钱是80元,而“女子嫁接队”一天的平均收入是100元。

4月28日下午,村支书杨存战遇到了彭玉兰的丈夫,听说彭玉兰已经赚了10800元。

搞嫁接是个季节性工作,每年的有效时间不超过四个月。左手一束嫁接专用塑料条,右手一把嫁接专用刀。凭着这两把实用工具,“女子嫁接队”走南闯北,仅靠搞嫁接,每人的平均收入都在万元之上。

推荐阅读:

昆明:业内自寻脱困之道 花农主动“走出去”拓销路

昆明食用玫瑰价跌滞销 花农损失惨重

王明庥:改写江苏林业历史的科技功臣

冯家洪:樱桃花丛探寻富民路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