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生顺:牡丹开寂寞都因育种痴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姚蓉 2011/6/16 10:01:58
孙生顺老人说,为了让牡丹花开得时间长一点,让记者能欣赏到,就用伞给花遮阴。
车辆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两边都是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此时记者已经无心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陇上景致,耳边一直回响着孙生顺老人急切的声音:“记者同志,我今年培育的好几个牡丹新品种都开花了,好看得很,拜托你们一定要过来看看!”“你们哪天能到?再不来花就要败了!”“记者同志,有几个品种的花已经开败了,好可惜!你们快点来吧!”……从5月上旬开始,记者就经常接到老人的一个个“加急”电话。终于,5月下旬,记者从北京来到千里之外的临洮,第一站就选择了老人的牡丹园。
“快到了。”陪同我们来的县林业局花卉办公室主任田建华,指着前面一个低矮的破旧不堪的泥土房子说道。“这么小的一个牡丹园?”记者疑惑地问。“这何止是个牡丹园,它也是老人的家。”田建华颇带感慨地告诉记者,“老人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到紫斑牡丹的育种上了,但没什么收益,所以现在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做育种。”据田建华介绍,在临洮做牡丹育种的有不少人都发家致富了,但是老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做牡丹育种20多年,依旧一贫如洗。“由于老人知识有限,对杂交育种上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全,导致新品种的审定成了问题。再加上老人的资金也是问题,他的牡丹种植还不到一亩地,规模上不去,导致他的‘新品种’很难实现商品化,同时由于老人条件过于简陋,因而政府也很难给予支持。”田建华向记者介绍,“尽管老人已入不敷出,但他还在执著地坚持做牡丹育种。”
来到门口,老人早已是望眼欲穿。一见记者,他立即伸出一双沾满泥巴的粗糙大手,兴奋地说:“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还有几个新品种在开花,快进去看看!”此时,记者注意到,老人的手背上赫然写着记者的手机号码。他看记者有些诧异地看着他的手,老人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还没有手机,害怕跟你联系不上,就干脆把号码写到手背上,这样我就不会弄丢号码联系不到你了。”
来到牡丹园,记者看到,不到一亩地的院子里盛开着各种姹紫嫣红的牡丹。与富丽华贵的牡丹对比鲜明的是四面用黄泥堆起来的围墙和用红砖垒砌的两间屋子。老人显然没在意屋子的破旧不堪,他兴致勃勃地拉记者来到院子里数起家珍:“这是我今年培育的红色系新品种,花径能达到40厘米,花色又红又艳;这个品种开白花,开花早,而且花期特别长;这个品种的花是黑色的,颜色很深,比国外的黑色系牡丹颜色还要深许多;绿色系品种很罕见,颜色非常正,是我刚培育出的新品种……”在老人逐个介绍品种时,记者看到有几株牡丹上竟然撑着把伞。见记者满脸疑惑,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这花都开了好些天了,可你们还没来,我担心你们看不到花朵,就打上伞给它们遮阴,希望它们能开得时间长一些。可惜家里只有两三把伞,有的品种也非常好,但却享受不上这样的待遇喽!”
老人逐个介绍完新品种后,还意犹未尽,盛情邀请记者来屋子里面看看他培育的所有牡丹品种的图册。老人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上拿出三大本相册,像展示军功章一样一张张展示给记者看。“这些都是我培育的新品种。有的品种都让牡丹专家们惊叹呢!”他告诉记者,他曾把一个花色为正红色的新品种图片寄给北京林业大学的牡丹专家王莲英教授,王教授看后惊叹地给他回信道:“现在我国的牡丹就是缺乏火红色品种,能培育出花色这么火红的品种实在太难得了,你为中国的牡丹事业做出了贡献。”能被牡丹专家们认可,是老人最高兴的事情,现在老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欣赏这些牡丹宝贝。采访中,孙生顺的老伴告诉记者:“前几天院子中的一株黑色系牡丹开花,可把他兴奋坏了,开花的当晚他失眠了,半夜两点还起来举着手电筒去赏花……”
然而,尽管牡丹带给老人无尽的欢乐,但老人专注于牡丹育种所付出的汗水和辛酸让记者动容。老人搞牡丹育种二十余载,现在收益微乎其微,还欠下银行的不少贷款。他告诉记者,为了做育种试验,他挖空心思从国内外选购优良品种;为了学技术他自费去北京等地参加各种培训班,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订阅专业报纸。“我家离邮局有3公里的路,每周我都会去邮局3趟取报纸。不过———”老人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悲伤和内疚的表情,“最遗憾的是《中国花卉报》已经订了十几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可去年我实在订不起了,只好把报纸给停了。”
这时,记者在房间内看到,这里除了一个早已过时的老式沙发外,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桌子上一个收音机,此外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或家电,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前几年家里还有有线电视,但这几年越来越困难了,我就把有线电视停了。”
同行的田主任告诉记者,虽然老人已经培育出了数百个新品种,但是没有办法申请新品种保护,因为他承担不起昂贵的新品种申请费用。因此,虽然老人的这些新品种很有开发价值,但都因为没有得到新品种保护权而不能出售。“现在不少做花卉的大企业都只看重眼前的效益,而忽略了对育种的开发。”老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也曾和企业合作,一起开发牡丹品种,但是由于短期见不到效益,合作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跟老人有过书信来往的王莲英教授在得知老人的现状后,感慨地说:“牡丹的栽培周期长,培育一个新品种费工夫、费时间。如果连快速扩繁技术都没有,就只能靠嫁接繁育,可以说商品化道路很艰辛。如果想依靠培育牡丹新品种来发财,就太漫长了。老人的精神非常可贵,希望科研机构或者有实力的企业能给予帮助,不要让贫穷埋没了育种家。”
采访最后,老人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我是真心喜欢牡丹,我知道在国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牡丹品种太少,所以我就想为牡丹事业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虽然为了育种我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但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合作企业,让这些牡丹品种真正地走上商品化道路。
记者感言
写这篇文章时,记者想起老人在展示一张张牡丹品种照片时的情形,因为他舍不得花钱买部相机,所以每次拍照都去借相机,但是他舍得把这成百上千张照片花费数千元钱冲洗出来,真是可谓“都云育种痴,谁解其中味?”本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老人家牵线搭桥,引起业内有兴趣同行的关注,将其品种进行商业化运作,推动中国牡丹产业的发展。
推荐阅读:
让孵化服务前延 创业苗圃放飞创业梦想
打工者敲诈老板 不给40万就弄死你的苗木
杀猪屠夫亮丽转身 变成苗木种植大户
苗木花卉让村民走上富裕路
编辑: 毛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