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不做村官做花农 为民服务创办联合会

来源: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作者:陆继亮  2005/12/29 10:19:24


    去年10月份,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凤踪村委会的张红武毅然辞掉了村委会党委书记一职,牵头组建了“凤踪花卉联合会”。该联合会的成立,较好地解决了该村200余户花农卖花难、鲜花采后处理不规范的问题。 

    “凤踪花卉”自今年4月份正常运作以来,到12月18日为止,已向昆明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提供了110余万枝优质玫瑰,其交易均价达0.4元/枝,为花农创造了30多万元的纯收入。由于成效显著,最近,该联合会被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评为“2005年度玫瑰采后处理交易”第一名并受到了表彰。与此同时,在KIFA的1432户供货商中,“凤踪花卉”也成为了发展速度最快的花农合作经济组织。 

    据张红武介绍,今年全村有现有500户农民共种植玫瑰1450亩,是名副其实的玫瑰之村。他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其成长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早在2004年三四月份,为提高玫瑰采后处理水平,解决玫瑰销路问题,张提出组建花农联合体,以整合资源,扶持和带动该村玫瑰产业的更好发展。当时,这一想法得到了他的同事及当地花农的赞同,于是他很快便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联合体的筹建之中。可是,几个月之后,由于村委会内部人员意见分歧大,加之存在资金缺乏等因素,联合体的组建最终以失败告终。同年10月,对花卉知之甚少的张红武坐不住了,毅然辞去村委会书记之职,领头组建并成立了“凤踪花卉联合会”。 

    说起联合体的成长和经历,张有些激动:“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底,虽然拍卖市场接受了我们收购并经过简单处理的玫瑰,但由于对鲜花的习性以及分级、包装等方面了解不够,每天的玫瑰交易量只有几百枝。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在KIFA的指导下,经我们对联合体的管理和采后处理方式进行多次调整后,我们的玫瑰达到了KIFA的标准并获得了很好效益,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联合体的成功运作,吸引了大量花农。今年七八月份,每天都有几百户花农送花上门,但由于联合体采后处理规模小,满足不了花农的需要,以致很多花农还只得由把花挑到斗南市场,自己蹲点销售。 

    为保证“凤踪”的玫瑰及时、高效成交,联合体要求会员采收玫瑰之前,必须先预报送花时间和产品数量。联合体的运作程序大概是:收到“毛花(没有经过采后处理的鲜花)”的当天,工作人员立即对玫瑰进行分级、包装和编号后,再让KIFA的运输车拉走并进入拍卖市场交易;第二天,联合体公布成交结果,同时与花农结算,交易额中除去每枝花0.1元左右的处理费用,剩余的全为花农所有。联合体的这种运作模式,使得花农节省了卖花的运费,而且花农再不用为卖花发愁,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卖花,良好的社会化分工有效地提高了玫瑰的品质。 

    说起“凤踪花卉”今后的发展,张信心十足:“下一步,我们将准备筹集资金,建设玫瑰冷库,扩建包装车间,增加玫瑰的处理量和交易量,把交易量从现在的每月10万枝左右增加到20万枝以上。”

编辑: 木瓜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