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英:促富锦湿地区域发展的“高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刘艳丽 2011/9/7 14:02:20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色。

杨凤英(中)在湿地保护工作现场。
8月下旬,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参加活动,其间参观了位于富锦市的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宣教馆的设计和布局十分大气、专业、细致,完全不像一个小县市的作品,让我大吃一惊。作为做了6年科普杂志、经常跟中科院动植物专家打交道的“老”编辑,也忍不住赞一声:“有水平!”。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地方有高人。”
随后,我们参观了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这里芦苇高而茂密,水烟氤氲;菱角的叶子在水面铺开,白色的野生莲花在水面漂浮;凤头结伴而游,骨顶鸡在浅水处一卧一立,受惊的白鹭从远处的芦苇上空飞过;一条木质栈道在近处水面绕成半圆,两座观望亭矗立岸边。富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冬梅说:“这片湿地是退耕还湿后才恢复起来的,退了整整1200公顷耕地。”
富锦市域一个保护区居然一次性退耕还湿达到1200公顷,是如何做到的?又是谁在背后推动了这件事情?
记者找出了杨凤英。她是黑龙江省三环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记者通过与她对话,了解到,她的确是保护这片湿地的“高人”。
问:三江平原宣教馆的构思与布局非常独特、大气,受到各界好评。请问宣教馆建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答:保护区管理局所在的办公楼以前是一座教学楼。2009年后,富锦市政府将这栋楼无偿拨付给保护区管理局使用。湿地宣教馆就是利用教学楼里2500平方米大的室内篮球场改造的。
富锦市湿地资源丰富,又处在三江平原湿地的腹心地理位置,上级领导和相关专家就建议把三江平原的湿地宣教馆放在富锦做,并一定要做出一流水平,从更高、更远的视野把这片湿地的美丽与生态意义展示出来。我们的构思是表现湿地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处,促使人们自觉加入到湿地保护事业中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构思期间,我们考察了国内外一些湿地宣教馆,了解了很多先进经验和展示方法。回到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完善展示内容、表现方法等,最终建成了你所称赞的宣教馆。
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很高。一般宣教馆从规划到落成需要2年时间,但三江平原湿地宣教馆只用了6个月。
推荐阅读:
山东李营苗农大赚技术钱
嵇天财:苗木场里的“造型师”
大学生创业街走出的园艺公司
亚组委草坪督导专家张巨明访谈
编辑: 毛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