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刘勇:用系统思想指导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铁铮  2011/9/15 13:46:21

“必须用系统思想来指导,才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是政府引导带头,人人参与,综合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刘教授说,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万物都是由系统组成的。什么是系统呢?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系统的根本特点是涌现性。在各个部分没有,但各部分相互作用后即可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刘教授举例对此加以说明。龙卷风平常看不到,是因为它没有。气象工作人员把相关各个要素都测准了,但还是测不准龙卷风什么时候会冒出来。这是因为龙卷风是天气系统涌现性的表现;人的神经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刘教授说,把人的每一根神经都搞清楚了,还是搞不清楚人为什么要做决策。

在刘教授看来,传统的科学是还原论。把复杂系统切成各个部分来研究,科学就是分解。把复杂系统分开后,相互作用就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涌现性。这是它的局限。

刘教授倡导的系统思想,就是把事物看成系统,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和演化发展的观念看待事物。他曾用系统思想对人的创造力进行了研究,花了10多年的时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叫“复杂系统创造论”。其专著已在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刘教授指出,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整个地球是由人、生物、大气、土壤、水等相互作用形成系统,是有机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如果没有系统思想来指导,就会出现很多深层次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关键在人

刘教授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是综合原因造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过速增长,对物质生活过度追求和奢侈消费。既然是综合原因造成的,也应该进行综合治理,要由全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才能治理好。生态建设根本的是人的问题。不解决人的问题,单纯地治理生态,就是治标不治本。

刘教授认为,种树、种草、修坝,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生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乱砍滥伐的现象?是因为社会都需要。不少人都非常欣赏模特穿着皮草在T台上走来走去。这在诱导人们猎杀更多的野生动物。藏羚羊被猎杀,就是因为皮毛很好。如果没有社会需要,就不会有人盗猎。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社会文化问题。翻翻字典,熊掌的解释是什么?脂肪多、味美,极为珍贵的食品;鱼翅是什么?字典的解释是珍贵的食品。人们把鲨鱼捞出来将鳍割掉,再放回海里。这是社会问题。刘教授说,如果不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改变,生态环境建设有可能建得多、但是毁坏的也很多。

决策者要有系统思想

刘教授说,生态建设有三个层次。其中的技术是最低层次。最重要的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社会是政府主导的社会,领导的决策非常关键。

他指出,第一个层次是政府的引领。决策者要有系统思想。领导人责任重大,因为决策不当会出现严重的、不可挽回的问题。复杂系统非常非常不可预测,领导切记要慎重。有可能一个小的决策会导致天大的结果,有可能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建立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刘教授说,生态环境与人紧密相关。人的行为方式、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直接的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有法律、有监察人员,但环境仍在继续受到破坏。这是文化的问题。生态环境要得到根本改善,就必须建立一种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否则再多的环保法也不管用,再多的环境监测人员也不管用。

要彻底摒弃过度的物质追求。刘教授说,每个人都有物质需求,但对物质无度的追求就是人性的堕落、无耻,连动物都不如。动物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后不会挥霍,不会滥杀无辜,不会暴殄天物。而没有道德水平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按照美国标准来生活,那么需要多少个地球?有人说需要5个,有人说需要10个。刘教授说,1个地球肯定不够。而现在的发展方式恰恰是扩大需求、扩大消费。这是不可持续的。要把过多的物质追求引导到精神追求上,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形成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才是生态环境的根本。

生态环境要靠综合治理

刘教授是森林培育学专家。他说,生态环境要靠综合治理。首先是参与式土地利用技术。在土地管理部门的统筹下,林业、农业、水保、畜牧各个部门参与。特别强调农民的参与。过去生态环境建设,农民虽然参与了,但参与的是最末端的工作。其实,从一开始就要参与。哪里种树、哪里放羊,哪里是砍柴的地方。使农民看到前景,他种的树他才会关心、才会保护。

刘教授指出,要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根据小流域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措施。边远地区可以封山育林,坡陡的地方可采用另外的方法治理;要推广生态环境项目管理技术。生态环境建设更多的是通过大项目来推进的,项目能不能管理好至关重要。过去的项目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了一流技术、二流三流效果,没有达到治理目的。 

推荐阅读:

蔡秀琼:做景观设计是一种态度

山东济宁苗农热衷技术“充电” 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

江西:苗木满村庄 实惠在农家

塞北花城平泉花事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