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王金堂:荒山植绿 三十六载不回头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有震 闫照有 朱太柱  2011/9/19 14:32:33

笔者驱车驶入河南省泌阳县春水镇东大岗,一路颠簸着来到林区,便见车窗外一行行松树遮天蔽日,间生的栗树、油桐树高低错落、堆绿叠翠,树下青草如毡。“多好的林木,多好的植被!”我们赞叹着。同车的春水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说:“等你见到了王金堂就会知道,这都是他管护的结果。”

笔者终于见到了王金堂,一位将大半辈子的时间都献给造林护林事业的64岁老人。当笔者问他在这里多少年了时,王金堂憨厚地笑笑说:“俺记得是1975年春上来的。来时,这里好多坡头还荒着,栽上的树只有指头粗。后来,俺就只见满坡的树和草青了又黄,树叶长了又落。”

据了解,几十年前的东大岗是荒坡秃岭。当时,春水乡的千军万马开到这里,采取集中和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开始治理荒山。王金堂就是那时作为专业队队员来到这里的。大部队下坡以后,他和18名专业队员留了下来,继续进行造林和管护工作。王金堂说,东大岗地下是乱石头,一镢头下去挖不了四指深。那时,他们每天吃的是红薯干、红薯面馍就辣椒,工分又低,留下的人吃不了这份苦,都陆陆续续下坡回家了,最后就剩他一个人,守护着这片林地。

36年来,王金堂补栽的树有200多亩、2万多棵,用坏的镢头和铁锨有100多把,垒石坊、修水塘和栽树共搬动了多少石头、流了多少汗,他自己也说不清。在护林的日子里,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隆冬,他坚持每天护林巡坡,从南岗头到后邓湾来回十几公里,步行得两个多小时。36年来,他至少走了10万公里路。每年清明、十月初一和春节,按他的话说是最不消停的时候。按照传统习俗,附近的农民都要在这几个节气上坟祭祖,是火灾多发期。林区有近百个坟冢,分布在哪个方位他都了如指掌,往往是上坟的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到,绝不放过一个坟头、一丁点火灾隐患。

王金堂告诉我们,36年来,他一天不巡坡、不看林就睡不安稳。他把自己的心血全部融入林业建设。

3年前,他的一个亲戚在平顶山市承包了一个养鸡场,让他去帮忙养鸡,除了吃穿外,每月400元工资。说了几次不奏效,亲戚就把车开到林场,硬是把他的门给锁上拉他上了车。可去了10天,他又回来了。他说:“我心里放不下这满坡满岭的树木,让我出去那是要我的命啊!我要守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去年,在北京搞建筑的侄女婿让他去看工地,吃穿全包,每月工资2000元。侄女婿软磨硬缠好几天,他就是不答应,还是那句话:“我的心思就在这坡上,哪儿也不去。”

王金堂老人36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绿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绿水蓝天。 

推荐阅读:

陕西:景村农民种植花卉走上致富新路

孙扎根:全力抓好今年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

张琼美:嵩明下岗女工变身 “苗木大王”

梁冰: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编辑: 毛怡群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