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浙江武义苗木大户十年办起两个免费植物园

来源:中国花卉报   2012/1/10 14:49:27

一名59岁的农民,办起两个常年免费开放的公园,浙江武义农民厉桂法说,这是他热爱的事业。眼前的厉桂法很普通,瘦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城郊公园———武义生态植物园里捡枯枝。人们都习惯叫他老厉。说起建公园的初衷,老厉说:“我只是想让城里的孩子多认识树,乡下的老人也能逛公园。”

厉桂法是武义县履坦镇徐主村农民,自幼喜欢种树。后来,他成为武义县的苗木种植大户,仅在武义就有千余亩苗木种植基地。因树而富的厉桂法常常“为树难过”。“现在城里的孩子都不认识树。知道桃子、橘子好吃,却不知道桃树、橘树长什么样,这是很让我伤心的事。”2001年,厉桂法承包了武义城西的一片荒山,种下多种树苗,并在每种树上都挂上铭牌,介绍树种。10年来,300多亩的生态植物园里,已种有30万株树木,他坚持免费向公众开放。

每逢节假日,就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到植物园上美术课,拍婚纱照,带小孩认树,厉桂法的生态植物园慢慢成了武义城乡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不少人向厉桂法建议:“你的这个公园,收三五十元的门票肯定没问题!”然而,厉桂法却仍坚持公园免费开放,并且不断增添树种。

这个公园也成为许多古树的家。2002年,武义修建上茭道到松阳路段时,20多棵200年树龄的古树无人认领。“那是个夏天,古树移栽很难成活,许多树没地方种。”正当许多人为古树去留焦虑时,厉桂法花了3万元钱,把这些树“救”下,在公园里帮他们安了家。

乡下不缺树,却缺用树造出来的景。厉桂法早就想把徐主村变成一个园林村。为此,5年前他在徐主村与邻村何村的交界处的荒地上,修建了一个6亩多的和谐公园。如今,和谐公园内凉亭林立,树木茂盛,许多老人领着孙子、孙女正在这里晒着太阳,聊着天,一派悠闲的农闲景象。

两个公园每年的维护费要百万元以上,但厉桂法仍然坚持免费开放。他说:“不能让钱阻碍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况且,我的钱是种树种来的,也要还到树上去。”

推荐阅读:

于洪彬: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银杏知名企业

穆友山: “小人物”谱写“绿”篇章

开局之年鲜切花困局难破

花木年年种 不见花泥薄—宁波北仑苗农护土很用心

编辑: 郁金香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