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苗农幸福感高过工厂老板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杜丹丹 2012/1/16 16:30:47
刚刚落幕的广东中山古镇绿博会是苗农们的盛会,笔者和这些早已不似农民的生意人聊天,感觉他们的幸福感比做制造业的老板们高得多。随着中山苗木市场影响力的日渐提升,尤其是一条古神公路串起了一个让几镇融合的庞大绿化苗木市场,让苗农们的生意更好做了。
高昌鸿是古镇本地人,他1994年开始经营花木场,在此之前,他是开灯饰厂的。
据他回忆,那时候的古镇灯饰不像现在这么大名气,揽订单谈生意都比现在艰难得多。当年和他一起做灯饰生意的朋友,后来不少都转行经营花木场了。
高昌鸿17年坚持下来,现在已经拥有5个花木场,总面积超过300亩,成立了中山市绿源花木发展公司,他负责对外接洽,他的太太负责苗木管理和技术。“做灯也赚钱,不比种花木赚钱少,但是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着大大小小的绿树小苗比对着机械设备心情愉快得多。”高太太笑称自己比工厂老板幸福感强,她说这与赚钱多少的关系不大,而是与树与苗农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的精神状态好,心里比较踏实。
古神公路开通、绿博会开办、绿博园规模扩大,这三大促进中山绿化苗木产业近几年突飞猛进的重要因素,也彻底改变了中山苗农过去的经营模式和思路。
像高昌鸿夫妇这样的中山“苗农”,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和自身事业的壮大,很多都已经变身为企业家了。他们可能走出来还是一副农村耕种人的憨厚模样,但嘴里挂着的多是生意经。市场的变化,让他们懂得了资本运作和“前店后场”的转型之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对他们也不新鲜了。从2008年首届绿博会开始,就有不少苗农到网络上卖花卖树。
随着中山苗木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苗农们的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
在高昌鸿看来,以前没有形成古镇、横栏、板芙等几个镇区连成一片的大市场时,他们都是跑到全国各地去揽生意,现在恰恰反转过来了,变成了全国各地的客户到古镇和横栏的专业市场来谈生意了。
推荐阅读:
河北清苑苗农看好金丝楸
苗木种子行情急转温度陡降
银杏树价暴跌预警 绿色市场隐忧乍现
中山花木业渐现总部经济效应
编辑: 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