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辽宁鞍山:绿衣披 “钢都”绿

来源:人民网  2012/5/21 14:21:29

远处山腰,平整有致,一排排新栽苗木正茁壮成长;近处脚下,新树枝头舒展,鲜嫩娇绿……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辽宁鞍山的“青山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从今年起,辽宁在全省推行青山工程,通过对矿山生态治理进行山体植被恢复治理和保护。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被誉为“共和国钢都”,但也饱受到污染困扰。据查,鞍山境内现有矿山630处,超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面积54平方公里。牌楼镇杨甸村村民金玉明老人描述起过去的生活:村里矿山长期开采,山上寸草不生,天天烟尘缭绕;风大时,家家不敢开窗户开门,洗衣服也不敢在外面晾。老百姓每天蒸米饭,锅底一层“漂白”。

向废弃的矿山要土地!鞍山市开展“造绿、造地、造园、造城”工程,将青山工程与土地整理、城镇建设、工业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相结合。说起现在,喜迁新居的金大爷乐得合不拢嘴:“做梦都没想到能到那么好的环境居住,多亏了政府实施的青山工程,污染少了,空气新鲜了,老百姓活得舒服多了!”

在铁东区周大山地区,记者看到,受污染山体采用爆破的方式撤方降坡、堆砌平整,形成绿化面,在回填的客土上,一排排新栽五角枫、银杏、桃树、山杏树随风摇摆着,一片鲜嫩的绿色。周大山地区原为城市垃圾场和废弃的沼气池,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垃圾山”。“原先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都乱排放在这,臭气熏天。路边的商品房都没有人愿意买。” 家住附近的后峪村村民刘国强边栽着树边和记者聊起来。

如今,鞍山市已开始对周大山地区的山体和林木资源的人为破坏进行清理、恢复,迁移市政沥青厂等几家现有厂矿,垃圾实行有序排放,边排放边治理,并计划建设占地525亩的标准城市绿地公园。“现在建公园,盖上土、种上树,环境改善多了,老年人也会过来溜达了。”老刘笑呵呵地说,“现在老百姓都干劲十足!”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干劲,鞍山市计划使周大山地区山体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一期开发面积约为690亩,绿化面积345亩,计划于2012年底内全部完成。并力争2013年末全部山体恢复和绿化竣工。“青山工程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栽树种草,这是一个系统的惠民工程。利用拆迁造地,招商引资,逐步建立青山工程长效机制。不仅要让矿山‘披上绿衣’,更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辽宁省林业厅副厅长、省青山办主任侯喜丰说。

目前,鞍山市已开工矿山生态治理项目29个,完成小开荒还林2.6万亩,退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还林2.3亩,植树5.3万株。完成东盘楼村、杨甸2个村屯的拆迁,群众搬迁654户;近2500户居民告别污染进城上楼,59家企业签约落户工业园区。

推荐阅读:

陕西:彬县花卉产业收入超过千万元

陕西汉字城固县林业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浙江:绍兴今年花卉苗木产销两旺

浙江松阳:电子交易为松香致富增添新途径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