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网织就宜居之都
可以说,北京市的绿化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此房南北通透,装修简约时尚。小区内绿化面积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是记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则租房信息,相同的信息也不胜枚举,不知不觉中,绿化已成为我们居住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位中介向记者介绍,户型、地段、交通、价位这些传统因素仍然影响着客户对房屋的选择,但同时绿化要素也在近几年被客户们所重视,甚至有些客户会因为小区的绿化差而对该处房屋一票否决。
退休在家的张奶奶对记者说,北京市绿化发展是越来越好了,以前城市中的绿地并不多,绿化也仅限于一些主干道上。而现在身边的绿色丰富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绿化装点了小区的风景,免费的公园也每年都在建设。每天没事的时候出门遛弯,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绿色,就算是有烦心事,看见这些花草树木,心情也会舒畅很多。
家住海淀区的刘先生对北京的绿化发展更是深有体会,刘先生介绍,自家附近位于健翔桥西南角的北极寺绿地,占地4.7公顷。原先,这里是拆迁后留下的一片空地,树木寥寥。经过海淀园林绿化部门一个春天的建设,现在已是花木参差,鸟语轻啼。公园面积不大,但却汇集了200多种植物,像蒙古栎、糠椴、接骨木等树木,粉蓝石竹、猫薄荷等宿根花卉,过去北京城市绿化中很少能见到的品种,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堪称市民身边的“微型植物园”。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对北京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美化的工作格局,动员组织广大市民积极投入首都绿化美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使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绿地面积的增加,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特别是对增加城市局部的空气湿度,减低PM2.5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商报面对面
绿色北京离市民越来越近
对话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周剑平
商报:这些年来北京绿化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您既是一名绿化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市民,您对北京绿化发展有怎样的体会?
周剑平: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北京绿化这些年来确实有重大的发展,而且还会越做越好,不少城区在绿化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从数据来看,2011年,北京绿化美化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7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320公顷。
而且,与以往相比,如今绿化率越来越高了,绿地设计越来越美了,绿地离市民也越来越近了,只可“远看近观”的大草坪少了,不再是只能站在篱笆外欣赏,而是让你融入其中,这种“功能绿地”使绿化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增强了草木与景观的融合,也更受大家欢迎。
商报:北京市政府对绿化工作提供了哪些支持?
周剑平:北京市政府对于绿化的支持从未间断,也不断地出台各种政策来鼓励绿化。
例如今年3月,北京启动了25万亩平原造林活动,本次平原造林以实施景观生态林、重点绿色通道工程为主,分布在以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5个区为重点的14个区县,是本市平原地区一年内植树规模历史之最。
另外,北京人民群众也是整个绿化工程的主力军,百姓们以极高的热情来自发组织植树活动。
商报:您认为北京绿化还有哪些地方待完善?
周剑平:目前,一些地区的绿地分布还不够均匀,未能完全达到“500米服务半径绿化工程”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居住区,绿化覆盖实在是太少,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继续加强,让绿色在北京更快、更广地铺开。
顶层设计
十六字引领未来方向
为了更好地领导北京市绿化工作,2006年北京市政府发布通知,市园林局和市林业局合并,组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新机构成为负责本市城乡绿化和林业行政管理的市政府直属机构,挂牌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首都绿化办”),整合后各部门分工更加明确,可以更好地协调北京地区的绿化指挥工作。
曾任职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谭天鹰说,未来北京将要全方位实现绿化,可用16个字来诠释,首先是“见缝插绿”,虽然城区内建筑林立、用地紧张,但要用这种见缝插针的方式,继续做好地面绿化。
其次是“拆墙透绿”,国外许多国家的办公用地、公园都是不设立围墙的,为的就是让绿化资源共享,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围墙阻挡了大量的绿色,使原本的景观被掩藏起来,无形中也破坏了生态效益。
最后是“垂直挂绿”与“屋顶铺绿”,城区内尤其是重点大街沿线、商业街区,已是寸土寸金,扩大绿地面积难度很大。为此,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对建筑实施立体绿化,向空中要绿地将成为解决城区绿化的趋势。
北京市政府于2011年6月9日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也将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放在了一起,统称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一起推动,并专门发了政府文件,这是史无前例的,可见未来的北京绿化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辽宁铁岭:林业产业发展 有深度才能有出路
云南:花卉废秸秆“变废为宝”大利用
福建福鼎:栀子花盛开边界红土地 成农民增收好项目
四川遂宁:种植金银花 致富石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