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主色调由黄变绿 10年间绿色版图北扩400多公里
来源:陕西日报 2012/7/10 16:22:49
光秃的山峁、漫天的黄沙,曾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代名词,然而,这一景象在持续治理后已成为了历史。10 年来,我省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1.42%,三秦大地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绿色已成为陕西对外的标志性符号。
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我省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2007至2011年间,是我省林业发展最快时期。5年来,累计完成造林2491万亩,平均每年造林500万亩左右。
“退耕之前,天不亮就得上山耕种,走好几里山路,中午自带干粮,一天光景就扔在了山上,一年下来也打不下多少粮食。”日前,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堂村村民贺建利说,县上退耕还林后,他便退了30 多亩耕地,通过栽植经济林和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6万多元,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在志丹,退耕还林已成为该县造林最多、投资最大、期限最长、受益面最广、实施效果最好的重点生态工程。按照我省规划,到2015年,国家和地方将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5年来,我省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共造林440万亩。
天保工程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全省森林资源安全。自1998年试点, 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我省全面停止了商品性采伐,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森林管护体系,使全省1.15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全省共取缔1000多家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平均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00多万立方米。5年来,我省天保工程还营造公益林1027万亩。2011年,天保二期工程启动,10年后我省森林面积还将增加1500 万亩,森林蓄积增加1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增加1.83亿吨,构建起比较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
前不久,国家林业局通报了“十一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综合考核结果,我省被确定为工作突出省份。通过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项目,我省5年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897万亩。沙区常绿树种面积由49万亩提高到190万亩,植被覆盖度达到55.2%;沙区造林保存面积 1868万亩,以陕蒙交界、长城沿线、黄河沿岸等为骨架、总长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已初步建立,并在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片林165块,保护了近200万亩农田。5年间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缩减61万亩和32万亩,进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为保护和培育林草植被,巩固生态造林成果,我省还颁布了《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积极引导群众改变生产方式,推行人工种草、秸秆利用、舍饲养畜,引导、扶持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同时,社会化造林已成为林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我省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5年来累计参加人数7000多万人次,植树4亿多株。榆林市还启动实施了能源企业绿化工程,按照“政府组织、林业规划、企业投资”的形式,以每亩1000元的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府谷县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厂区建设计划分3年投资210 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2800亩,绿色屏障逐步形成。渭南、咸阳等市积极创新造林形式,探索出全民参与造林绿化新路子。
推荐阅读:
呼伦贝尔“创森”精品工程绿了城市
城乡生态化 绿色林业打造生态新山西
安徽江淮分水岭上崛起的“中部花木城”
山东店子镇:绿道串起红枣休闲游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