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造:彝良天麻蜚声海内外
众所周知,天麻是彝良最具特色和开发潜力的生物资源,全县有野生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蓝天麻四个变形种,其中乌天麻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优质的天麻种源。而小草坝天麻因其品质上层而驰名中外,享誉全球,被誉为世界天麻原产地。
纵观彝良天麻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天麻产业发展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种植转变为科技化种植;二是由种植散户为基本单元转变为以天麻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天麻协会(专业合作社);三是天麻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始凸现,产值大幅度上升,产值比重逐年增大。天麻产业已成为彝良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在品牌培育中,彝良小草坝天麻品牌具有独家优势。彝良县的做法是强化认证,打造品牌。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天麻生产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天麻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办公室,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强势推进天麻产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以打造彝良小草坝天麻品牌为重点,大力营造天麻菌材林;积极引进具有健字号、国药准字号实力的企业,严格按照GMP、GLP、GCP、GSP建厂生产天麻系列保健品和药品,并按规定程序申报认证,打造“云药”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成立彝良县小草坝野生天麻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研发天麻两菌(密环菌、萌发菌)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和天麻精深加工技术,形成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已获得了“昭通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昭通天麻质量证明商标”,进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增补目录,小草坝天麻种植已经取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眼下,彝良县紧紧抓住实施桥头堡战略和打造“云药”产业的重大机遇,紧密锣鼓地实施天麻仿野生有机规范化种植,随着以彝良小草坝天麻为核心的《原产地域产品 昭通天麻》国家标准经国务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执行,“中国.小草坝国际天麻交易中心”和 “昭通乌天麻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还有已通过国家认监委现场评审认可,积极申报有机天麻种植示范县,加上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资金保障、基地建设规范……彝良县天麻产业发展气势如虹、势头强劲,到2015年,规划发展天麻种植基地10万亩,天麻菌材林基地50万亩,全县天麻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达到50亿元以上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以科技为支撑,林麻间作、林下种植,形成以麻促林、以林保麻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预见,“小草坝天麻”品牌必将王者归来,将带领彝良天麻产业面向国际走出一条富民强县、跨越提升的经济发展之路。
平安林区:为和谐生态宜居新彝良织就保护网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彝良县林业局局长彭泽源介绍说:“在林业发展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彝良县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在保护原有森林的同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并创建“平安林区”、“和谐林区”,着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和谐生态宜居新彝良织就保护网。
重视从保护开始。
彝良县不断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共同参与,形成保护、珍惜森林资源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有机制,保护森林资源全社会共同参与。
构建群防群治机制,将森林消防、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山林纠纷调处、林业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纳入到林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保护森林资源的“三防”体系,全社会共同参与,确保森林资源有效管护。
有队伍,强化落实责任。
不断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依法治林力度。相继开展了“绿盾”“利剑”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涉林案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截止目前,全县林业执法部门共出动警力389人次,出动警车91台次,共办理森林案件58件,处理违法人员73人次。
不仅如此,彝良县林业局还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配备森林管护人员,强化护林防火,牢牢管住火灾源头,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力保障了林区安全。
有措施,遏制有害生物蔓延。
大力推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设置林业监测点,定时上报监测结果、定期开展森林病虫害普定查工作。由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工商、国土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组,对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开展林业有害生物专项检疫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扩散蔓延。
因保护得力,彝良县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成为了现实常态。
四群教育:手拉手、心连心、联动创优促跨越
“你好,请问是彝良县林业局吗?我是小草坝乡三道村下海社彭昭相,是你们林业局唐兰同志的帮扶对象,我感谢你们的帮助和关心,请告诉唐兰同志,来我们这儿我给她种100塘天麻”。
这是林业局办公室的同志接到的众多三道村农民打来感谢电话中的一个。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彝良县林业局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村社一线,把好的思路、好的办法、好的项目带给群众。广泛开展 “四送”活动,即送技术,解决群众技术缺乏的问题;送政策,解决群众惠农政策掌握不透的问题;送项目,解决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送温暖,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小草坝乡三道村是彝良县林业局定点挂钩扶贫帮扶村。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村社开展走访调研,同当地群众召开座谈会,了解贫困情况、分析贫困原因,掌握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制定发展措施,派出精干人员任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联系、指导该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共谋产业发展中帮民致富。彝良县林业局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十二五”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规划发展竹子5000亩,天麻菌材林6000亩,天麻种植2500亩,新建村委会360平方米,新建村卫生室100平方米,建沼气池250口,安装太阳能300户,修两座桥20米,管引工程96千米。
为切实把帮扶落到实处,彝良县林业局已建立起了领导蹲点联户、科室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制度,全村广大农户已通过建立干群联系卡与林业局干部直接联系。在林业局的帮扶下,目前,该村已发展竹子1000亩,天麻菌材林1200亩,天麻种植样板500亩,办理彝良天麻种植许可证402户,安装太阳能111户, 9个村民小组、150户农户、630人实行了节能改灶。截止目前,林业局领导干部和职工“三深入”共101人次,下派工作队员58人次,发放民情联系卡153张,召开民情恳谈会6次,走访慰问群众200户,排查火灾隐患26项,林业技术指导34人次,投入资金80余万元,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7件,为19个农业社理清了林产业发展思路。
踏着强劲的鼓点,开启新的征程。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今天,彝良林业种下的是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未来。
推荐阅读:
湖北:小小菊花带富麻城黄土岗人
广西藤县:“绿色油海”富万家
湖北:建始县林下经济变“青山”为“金山”
广西:“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