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农耕史,也是一部毁林开荒史,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风沙侵袭、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加剧。
“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朴素民谣生动揭示了人类肆意开荒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上个世纪末,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让退耕还林成为无法回避的历史选择。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历经了13年历程,取得了卓越成果,满足了人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的迫切期盼。
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采访团来到吉林、辽宁、云南、广西,探视这项民心工程给中国农村和广大农民带来的改变。
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田增产
站在辽西北科尔沁沙地南缘山丘上,记者看到一边是滚滚黄沙,一边是玉带般的生态防护林,强烈的画面反差印证着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
从当地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村民那里,记者得知,以前沙地周边的村子是“沙来人走,沙进人退”,种下去的种子,几天就被翻出来,存活率很低,农民的生存都成问题。“2002年,这里开始退耕还林,现在沙丘都给固定住了,风沙少了,这几年雨水也多了起来,种子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村民高振全说。
相对于风沙的侵袭,多年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多重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也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记者在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干沟村退耕还林现场见到镇林业站站长杨玉洪,他说,“以前这里水土流失很严重,坡地上沟壑纵横,坡脚下的农田经常被泥土覆盖,产量很低,种上树后,现在水土保持得很好,农田的肥力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生态功能十分明显。”
退耕还林,坡耕地变得绿树成荫,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高质高产农田增收。
劳动力转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退耕后,农村劳动力大量节省,农民开始利用多余的时间从事其他行业,就业门路不断扩大,主要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陇碰屯的唐光阳,退耕还林20多亩,此后,他按照相关规定在退耕地上种起了核桃,平时养羊、养猪,并在周边地区盖房打工,年收入较退耕前翻了一番。
“现在核桃树还在初果期,20多亩核桃树已有10多亩挂果,今年结出的核桃共卖了2万多元,等进入盛果期,预计每年能卖10多万元。”唐光阳高兴地说。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调整。各地在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并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农家乐、地质公园旅游业等,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做大做强林业主导产业,进而实现林业大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双赢。
绿色之路指引农村思想变
如今退耕户的造林积极性很高,从过去“要我种树”转变为“我要种树”。可是在推行退耕还林之初,举步维艰。一路上,多位官员向记者介绍,很多农民起初对退耕还林工作不接受,为此,政府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层层动员宣传,才使得退耕还林工作慢慢展开。
农民的顾虑是什么?“当时退耕的时候,我们有些担心,特别是家里的老人,种了一辈子田,现在要退部分耕地种树,思想上无法接受。”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干沟村村民孙秀娟告诉记者,“后来知道退耕还林不会影响粮食收成,而且林子都归自己,我们才安心了。”
思想的转变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他们由单纯依靠土地生存到依靠知识、技术和副业等多种方式生存转变,同时新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着他们的风俗习惯。
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城西北面32公里处,是个山苏族聚居的小山村汉科甲,在这个只有9户人家的村落,红瓦白墙的屋子干净、整齐地排列着。
“退耕前,整个村子基本是人畜共居,现在他们盖了新房,牲畜已分到屋外圈养,卫生条件好多了。”新平县林业局局长普超云告诉记者,“这个村长期以来封闭落后,村民不与外界接触。退耕还林后,地方林业站定期来这里教他们种植或管理的技能,现在他们中的部分人也开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跟外面交流,通过科技致富的意识也大大提高了。”从当地村民那,记者还得知随着与外界不断接触,他们也开始与其他民族进行通婚。
退耕还林十多年,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以调整,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有专家认为,退耕还林不仅是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推荐阅读:
江苏:杨树撑起林业半壁江山
湖南永州阳明山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明珠”
福建:扶持新兴产业 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湖南常德积极推进林业“双百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