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本 浙江丽水“绿色崛起”纪实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何玲玲 方列 2012/11/28 12:33:15
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华东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浙江省西南的丽水市,近年来充分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本”,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绿色崛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致富”带出全新“生态价值观”
每到节假日,遂昌县高坪乡的几个农家乐生意就火红得不得了。“最多一天有4000元的收入!”靠着自家的农家小院,茶树坪村民张月娥觉得眼下生意越来越好做。“这全靠山里的环境好,吸引了这么多城里人!很多都是回头客,不仅打麻糍、磨豆腐这样的农活有了卖点,山上的野菜、自己酿的米酒都成了抢手货。”
这些年来,在丽水广大山区农民的观念中,自己所处这片山林的价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靠砍树卖山头过活,结果是越卖越穷;后来靠卖香菇、木耳这些山货,勉强图个温饱;现在大伙都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保护生态,经营风景,山区终于走上了致富路。
“丽水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如何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一度成为摆在丽水面前的一个难题。”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意识到,生态资源就是丽水发展的最大资本,必须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本’,加速推动丽水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生态竞争力。”
莲都碧湖的长豇豆,松阳的蚕豌豆、高山萝卜,遂昌、龙泉的四季豆,缙云、景宁的高山茭白……丽水的各种蔬菜,正以其绿色、有机、无公害,成为长三角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常客。
丽水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可发展经济,关键是看你采用什么发展方式。如今,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丽水的重要新增长点!”丽水市长王永康对“绿色崛起”之路信心满满。
“生态惠民”促“生态自觉”
每天早上6时,乌溪江源头柘岱口乡际下村的垃圾清运员黄林贵,都会准时推着板车,招呼村民把垃圾往板车上倒,并仔细地把沿途20多个垃圾桶逐一进行清理。在一场全民参与的洁净乡村行动中,村民们转变了传统的“随手扔”、“随处倒”习惯。千百年来山区农村沿袭的陋习悄然改变。
“原来是政府要我们保护生态,现在是老百姓主动去保护生态,因为这些年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更意识到:只有环境好了,丽水的发展才能长久,群众的生活品质才能提高。”市民陈飞荣说。
近年来,丽水市突出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坚持把城乡人居生态化作为基础工程,成功创建了5个生态县,53个生态乡镇、144个生态村,一条“生态惠民”之路正悄然铺就。
“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惠及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用民生需求来‘倒逼’生态建设,用民生改善程度来衡量建设成果。”卢子跃介绍,“与此同时,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得到激发,保护环境正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经济后发”变“生态先发”
2011年6月,《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个休闲养生经济规划。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水,如果守着这一片青山绿水不谋发展,单靠省里的支持而不发掘自身的优势,是无法实现跨越发展的。”卢子跃认为,“面对‘休闲时代’和‘老龄社会’两大趋势,‘健康产业’和‘银色产业’将成为最有开发前途的新兴产业。丽水经济应向休闲养生经济方向转型,把生态资源当做一项产业经营。而为了保证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就必须要以政府规划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
当环境生态资源越来越稀缺,休闲养生成为社会时尚时,丽水的后发优势日益明显。丽水市不少干部认为,丽水过去承担着提供生态屏障,也是工业项目不十分感兴趣的偏僻山区,但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相比,却拥有另外一种“先发优势”。
为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丽水市确定了生态休闲旅游业、养生养老房产业、医疗与健康管理业等八大养生经济发展重点,并将率先形成“食养、体养、水养、药养、文养”共同发展的格局,“绿色崛起”从理念、理论上走向实践,有了系统的现实产业支撑。
“我们通过规划,将休闲养生作为一项长远发展的产业。将最好的自然资源都规划为休闲养生用途,而不是短期的房地产开发。”丽水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平说,“虽然从短期来看,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却确保了丽水休闲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据统计,过去5年丽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2011年,丽水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人均生产总值增幅、财政总收入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居浙江省第一,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实现了逆势“绿色崛起”。
推荐阅读:
江西:林业贴息贷款助推新余市林业发展
江西上犹:苗木带来大产业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江西:万亩荒坡变绿化观光苗木基地
山东:潍坊林业产业大市向强市嬗变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