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2/12/13 13:45:58
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当今,这一问题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发展建设中提供了有益借鉴。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东岸。湿地公园于2008年规划建设,2011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江西唯一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内烟波浩渺,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蔓延,芦苇片片,以自然的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类型为主体景观,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这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始终秉承的理念。
治污,是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为防治鄱阳湖水资源污染,永远保持“一湖清水”,当地政府启动了生态渔村建设工程,并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
生态渔村工程建设在环鄱阳湖2公里范围内300个村庄同步进行,实施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四大项目,对乡村污水采取“生活污水厌氧池+人工湿地降解+农田灌溉”的三级生态降解模式,确保周边乡村“泥沙不流失到鄱阳湖、垃圾不流落到鄱阳湖、污水不流入鄱阳湖”。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他们投资1.2亿元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5000万元,实施公园核心区域污水管网工程,并与城市污水管网并网。对公园较分散旅游项目,采取“分体式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降解”双保险模式进行分散处理。
这些措施使鄱阳湖珠湖水域水质一直维持在国家Ⅰ类水质标准。
近年来,保护与利用并进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主题。公园建设秉承了“保护-利用-提高”相结合的理念,共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中禁止开发区占总面积的6/7。在保护的同时,依托鄱阳湖良好的品牌和生态资源,全面开启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通过旅游产业找到了公园建设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
在旅游发展理念上,以湿地公园为平台,着力推动鄱阳湖的生态价值转变为旅游价值,生态高地转化为旅游品牌高地,实现 “从世界生态名湖到世界旅游名湖”的价值升级。
在形象品牌定位上,由于湿地是孕育地球生物的母亲,是保护地球生态的卫士,全新塑造了“地球上最美的母亲——鄱阳湖”的品牌形象,呼吁全人类都来呵护“地球母亲·鄱阳湖”。
在建设思路目标上,创造性地提出“湿地观光休闲科考基地+文化旅游小镇+半岛度假综合体+低碳生活示范园”的开发模式,逐步把公园打造成为“鄱阳湖之心、江西迎客厅”。
在全民参与上,一方面,积极实施“与公园一起改变”行动计划,鼓励渔民洗脚上岸,采取转捕为养、渔俗表演、创办渔家乐等方式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并对困难渔民实行补助;另一方面,依托公园宣教功能,建立鄱阳湖生态游学基地,通过举办中华龙舟大赛、湿地帐篷观鸟季等活动,唤起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的热情。在生态公益活动上,注重引导公众,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城市行动,创立了“鄱阳湖自然之子俱乐部”,不断提升公众对湿地生态关注度。
推荐阅读:
塞上湖城 银川倾力打造新名片
福建:龙岩市加大花卉苗木产业支持力度
甘肃康乐县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育苗产业
6000亩杨梅扎根贵州麻江 宁波产业扶贫成效佳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