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管并重 天保工程披绿山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2/12/27 16:24:14
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天保工程,是山西省遏制生态恶化、促进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工程建设15年来,给力生态兴省、绿化山西,为三晋大地增添了新绿。
山西天保工程的实施范围为全省9市72县及9个省直林区、林场。全面停采保护以来,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天保工程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贡献突出。
——使7679.4万亩重点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沿黄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部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公益林项目建设大规模展开,稳步推进,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
——工程区11548名国有林业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推进,确保了林区和谐稳定。
多年来,山西天保工程建设坚持5个做法:
政府主导,全面落实3项制度。落实天保工程市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县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初步建立了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市”、“四到县”管理和考核体系。开展了天保二期工程政策落实情况督查活动,促成晋城全市及灵石、沁源等8个县启动了市、县级公益林补偿。市县林场改革取得突破,运城市13个林场相继纳入全额预算管理,晋中市政府也出台文件,推动林场转制。
坚持管护优先,推进5个建设。强化基层基础,科学划定森林管护责任区,明确森林管护方式,全面落实管护责任。以一线管护装备建设为重点,加强组织、制度、人员、装备、责任体系5项建设,完善管护长效机制,确保了森林安全。
坚持质量优先,推进区域综合治理。统筹安排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项目,在工程布局上,各单位坚持区域综合治理、科学布局、质量为本、多管齐下,紧紧围绕林业六大工程,以沿黄流域、吕梁山区为主战场,实行区域综合规划,任务集中安排,建设连片推进。质量管理上,从规范设计审批程序入手,实行年度任务规划上图版,落实单位法人项目负责制、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和施工人员跟班作业制,进一步完善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了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改善民生。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在健全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同时,加快职工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进度,国有林区林场职工五项保险全覆盖取得新成效。国有林场按照 “以林为基、以林兴产、综合开发、多元发展”的理念,依托森林管护站和一线管护力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一些林区实现了场场有项目,站站有基地,单位增效益,职工有收益。
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发展。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树标杆,充分发挥“点着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工程重点县建设。在沁源县和太岳林局成功召开了全省天保工程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出了沁源县以“确权到户、合作经营、双向委托、专业管护、绿富双赢”为特色的集体林合作托管模式,为林改后的集体林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趟出了一条新路。
推荐阅读:
重庆市武隆县打好“生态牌” 乡村旅游成致富助推器
福建清流:林畲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企业带领村民种花致富
民营力量助力绿化建设 谨防绿色“褪色”
江西永新县做大做强油茶花卉苗木产业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