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森工集团因林而生,因林而活。在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之后,集团从采伐时代走入了保护时代。
然而,主题的更换并未阻挡吉林森工集团前进的步伐,面对同一片林海,集团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通过挖掘森林中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了森林的价值。
毫无疑问,吉林森工集团打出的这张“资源牌”和“生态牌”,是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加速现代企业发展的最佳利器。
抢机遇:挖掘林海绿色宝藏
聊起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吉林森工集团副总经理石国新用了8个字概括:“起步较晚,发展较快”。
的确,从之前靠“砍树”发展经济,到如今以“看树”带动增收,改制之后才真正起步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近年来,吉林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旅游业被明确定位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长白山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的吉林森工集团122万公顷林海就生长在长白山旅游圈腹地。可以说,无论是资源还是地域,都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吉林森工集团紧抓机遇,趁势而上。
2005年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后提出的“三六九八”发展战略,将森林生态旅游业列入了六大发展产业和九大经济板块之中。并且目标十分明确,要将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集团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由此上了一个快速运转的发条,成立旅游开发部,组建吉林森工旅游集团、旅游汽车公司、白山湖航运公司。2010年,集团成功参股长白山旅游开发建设公司;同年,又以62.12%的股份成功控股吉林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实力逐步增强、功能愈加完善的背后,吉林森工集团思路清晰,发展森林旅游努力打造一局一个支点,重点从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下手。
为此,集团在已有露水河和红石两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2009年,集团实现了“一个森工局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产业发展布局,在长白山下建起了8个国家森林公园。
几年来,集团多方筹集资金,共投入上亿元对已设立的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建设。目前,已建成旅游景区28个、景点132个,露水河、红石、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收益逐年增加。
据吉林森工集团旅游开发部部长、吉林森工旅游集团总经理方立军介绍,2011年,集团所属的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13.2万人次,收入近8077万元。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找亮点,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森林生态旅游是吉林森工集团木材减产后对森林资源的一种新的经营利用方式,而这一经营方式的转变让集团下属的林业局看到了新的发展前景。各局结合自身优势,在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的前提下,开发出一批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享受。
春季白山湖中的一池碧水,夏季林中深处的安静白桦,秋天绵延百里的似火红叶,冬天千里冰封的雾凇奇观,这些优美景色让走进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过目难忘。在吉林森工集团所属的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面积最大、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公园中的森林游吧、红叶走廊、红石湖、白山湖都已成为游人们流连忘返的景点。
为了进一步打造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提高森林旅游发展水平,2012年,在吉林森工旅游集团的积极努力下,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与澳大利亚塔胡森林公园结成姊妹公园。通过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红石林业局将为发展中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造就了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中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每平方米6万多个负氧离子,让游人如同行走在一个纯天然的氧吧之中。
1987年就已建成东北边陲最大的狩猎基地、吉林省唯一一家国际狩猎场——露水河长白山(国际)狩猎场早已成为园内的核心景区;1.2万公顷红松林已是目前全国仅存、亚洲最大的原始红松母树林,经历500多年沧桑的长白山红松王让慕名而来的游人惊叹称奇;打造的碧泉湖度假村,由近40座古朴典雅的木制欧式森林别墅组成,分布林中,错落有致,风情独特,成为露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其他林业局也在打造特色景点,如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内被誉为“长白山上第一漂”的白溪漂流,湾沟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的仙人洞景区,临江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自然景观奇特的瀑布群……
每个国家森林公园都在打造自己独特的旅游景区,这些生态、自然的旅游产品逐渐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这些景区不但丰富了长白山的旅游产品,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松江河林业局森林旅游业发展快速,带动了一批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在其他林业局普遍出现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松江河的宾馆酒店、工厂企业却因旅游业的发展,出现招工难的问题,使劳动力从过去富余变成现在不足。
一处景观就可带来一片繁荣。如今,每当旅游旺季,安静的小镇变得异常热闹。森林生态旅游业为林区带来的繁荣景象正在上演。
新方向,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国家森林公园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如何进一步拓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吉林森工集团结合重点,开始着手打造重点项目,全力锻造集团森林旅游业的综合实力。
2010年,吉林森工集团投资1800万元建设各类游船14艘,打造通往长白山水上旅游线路。2011年8月,水上黄金线路正式开通。2012年,集团又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红石白山湖和泉阳白龙湾码头。
这不仅填补了吉林省游览长白山的水上交通空白,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而且航线的开通将沿岸的泉阳泉、湾沟、露水河、松江河等国家级森林公园串联起来,形成集团旅游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环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可带动多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快速发展,对于吉林森工集团及整个长白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水上航线可同时接待游客1000余人,并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今后,乘船浏览观光将成为吉林生态游的新亮点。
吉林森工集团全力打造的长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被列为吉林省“十二五”规划100个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结束,吉林森工集团将通过3年—5年的开发建设,打造出一个“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东北唯一”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北方温泉小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林业行业的朝阳产业。石国新表示,集团将紧抓吉林省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有利契机,整合优良的资产,将吉林省旅游投资企业和吉林森工旅游集团重组合并,以扩大实力,提高创收能力。
未来的10年,吉林森工旅游集团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际知名温泉旅游度假小镇、20家三星级以上宾馆、8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上规模的旅游车队。通过努力,力求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10亿元,进而成为吉林省旅游行业的航母企业。
推荐阅读:
湖南:北塔区整地造林“硬措施”出“高成效”
黑龙江:林下经济促进绿色崛起
赏石文化:石经济拓展石产业 万紫千红春满园
辽宁:东北花卉市场已不再依靠南方空运“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