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河南宝丰24户农民在荒滩建起5000亩“绿色银行”

来源:平顶山日报  作者:王长河  2013/3/11 11:11:24

“俺24户村民合股承包经营了5000亩荒滩林场,18年来先后9次间伐3000多棵大树,毛收入达到240万元,除去育林金、承包款、购苗和刨坑栽树等费用,纯收入有近百万元。”3月7日,正在北汝河荒滩组织刨坑植树的宝丰县石桥镇王庄村林场负责人王长中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王庄村地处北汝河南岸,过去这里是一片沙石开阔地。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土流失严重。上世纪60年代,该村在此建起了500亩集体林场,起到了一定的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由于缺资金,栽树少,树种差,加之管理不善,成活率低,林场发展步履维艰。从部队复员回乡的王长中看到这种情况,萌发了承包荒滩、植树造林、增加村民收入的思想。1985年4月,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协商,他组织动员46户村民合股,以前10年每年缴村4000元,以后每年缴村5360元为条件,承包了5000亩荒滩。后因种种原因,22户退出股份,其余24户承包经营至今。

王长中介绍,他们已承包经营28个年头,其中前10年先后投资30余万元,栽速生杨28万多棵,完成了5000亩荒滩造林任务。“俺起早摸黑大干十个冬春,用汗水造出个‘绿色银行’。”王长中说,近18年来,他们精心管理,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每两年间伐更新一次,每次间伐300多棵,已先后间伐9次3000余棵。除去36万元育林金、13.7万元承包款、84万元树苗钱、14万元刨坑栽树钱等费用,纯收入近百万元。每次间伐后,留足更新资金再分红。去年11月份,间伐腾出150亩滩地,现在正在刨坑新栽。计划今年新栽速生杨120亩,薄皮核桃30亩,3月底以前可全部完成更新栽植任务。

林业生产是个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为提高林农的收入,为发展提供资金,该林场采取立体种植方法,在林下每年种植500亩花生,种植400亩小麦,年增收入38万元。

“现在俺这林场不仅成了聚宝盆,而且也是天然氧吧。”王长中说,自林场建成以来,不光24家承包户每年可以见到3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且林场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极大作用。同时营造了小气候,改善了生态环境,林间鸟成群,野鸡野兔随处可见。特别是每年夏天,这里空气清新凉爽,温度比县城低3至5摄氏度,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推荐阅读:

丹麦驻华大使:“生态城市”理念使国家富庶

潘佩琴: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政协委员马秀珍:建立黄河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胡运骅:国外盆景发展势头迅猛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