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资金掣肘的红豆杉产业能否红起来?
来源:宝鸡日报 作者:魏巍 王秀芳 2013/4/27 13:27:23
宝鸡是优生区
惠丰红豆杉产业园曾于 2010年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珍稀植物研究所等机构考察宝鸡是否为红豆杉适生区。在西山拓石镇的后山考察时,专家们发现这里植被丰富,山上有很多野生红豆杉;受关山小气候影响,空气湿度大,土壤养分多,就算没人看护,红豆杉也能茁壮成长。专家认为,宝鸡是红豆杉种植的优生区。
于是惠丰产业园历时两年时间,在西山拓石镇吴家坡村流转土地 10万亩种植曼地亚红豆杉,目前已栽植 1万亩。除了在西山建立药用林基地外,他们还在金台区建立了 400亩红豆杉观光基地,以作育苗和对外形象展示之用。
我市的大基地现已形成了集育苗、种植、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发展模式,且大户和农户种植“小荷才露尖尖角”。据市林业局负责同志介绍,我市人工培育栽植的红豆杉多为曼地亚红豆杉,其中凤县、太白从事红豆杉育苗、栽植的企业和农户有 100多家,约有 300万株,但育苗成活率只有 40%左右;西安一家公司在凤县黄牛铺林场租地种植红豆杉 107亩、 30万株,成活率在 90%以上。
面临资金掣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除凤县外,各县区还没有针对红豆杉产业的规划和扶持政策,很多种植大户对产业该如何发展也没有明晰思路,这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据调查,龙头企业发展乏力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据苟凌英讲,从 2010年起,其公司陆续注资 1.1亿元从事曼地亚红豆杉的繁育和推广,但“现实很残酷”。目前该公司的自有资金已全部投入项目,由于没有外界资金扶持,不仅园区项目建设受影响,而且西山万亩红豆杉药用林基地建设也受到影响,原计划栽植的 1000万株红豆杉现在只栽植了 800万株。“我们如同爬一座高峰,如果退回去,意味着前面的努力付诸东流,继续爬,却感到很辛苦。”苟凌英说。
此外,目前种植红豆杉的散户仍处在摸索阶段,一些农民从外地盲目跟风进苗,却购进假苗木,或是技术不成熟,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还有一些农民存在“炒苗”心理,在苗木需要继续养护的时候就迅速转手买卖,导致务虚人多、老实种植的人少,这都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
还有一些种植户处在观望期,对这种苗木未来的市场前景并没有十足信心,影响了基地的壮大。
亟待“体外循环”
既然宝鸡已具备做大红豆杉产业的基础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市场空当期把产业做大做强呢?
林业部门专业人士认为,发展高效农业,需要政府出台政策,从土地流转、项目配套、贷款方面给企业和大户予以支持。比如贵州六盘水市整合招商、扶贫、林业等部门力量,采取财政出资租地、补贴苗木等措施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汉中市在生态公益林内搞红豆杉苗木培育,把其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对商品林的培育给予贷款或贴息贷款扶持,这些做法对解决资金问题很有帮助。
凤县黄牛铺林场负责人认为,多数大户和农民只管种植,却不清楚销路在哪。他建议,如果政府能够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发挥其在技术、销售、产业链延展方面的优势,带动效应很快就能显现,我市打造红豆杉支柱产业将指日可待。
据了解,目前全国很多抗癌药厂都因无料提取紫杉醇而关门。分析人士认为,宝鸡要想把红豆杉产业真正做强做大,应当解决“体外循环”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红豆杉种植,而要建立紫杉醇药厂,这样即便再多的农民种植红豆杉,也不会重蹈白皮松、布尔羊产量过剩,与市场不对接的覆辙。
让我们欣喜的是,宝鸡的投资企业已经有这个产业构想,让我们期待,红豆杉产业能真正大放异彩!
推荐阅读:
河北平泉: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湖北:英山生态立县战略 实现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江苏:沭阳县花木“网络产业链”初具规模
江西:花木产业发展独好
编辑: 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