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吴洪亮:学术引导年轻雕塑家“再启程”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周永亮  2013/6/18 13:13:28

第一步,先让他们坚持当一个雕塑家

雅昌艺术网:您做到现在有没有觉得青年雕塑家群体有什么变化?

吴洪亮:现在我不想说是变化,第一步让他们坚持当一个雕塑家,一个艺术家成长可能需要四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不要指望他们一下子变成伟大的艺术家,这是不负责任或需求太高。首先让有才华的学雕塑的人能够坚持做雕塑,这本身就很难:第一雕塑成本和周期都特别长,能干这个活的人不多;第二需要非常多的精神上的鼓励,提供展览的机会,推介计划的过程就是关注这些有才华的艺术家。

第二步,保持他们旺盛的和敏感的创作,很多艺术家最好作品就是毕业创作,之后就不怎么思考和创作了。我刚谈到的文豪、王从义、陈融、占研等人,他们都保持了非常好的质量。现在王雷连展览作品都快没有了,武汉“渐”那个展览的作品还从苏州借回来,我推荐他参加去台湾的展览。吕敬人先生也让王雷到他的空间展览,需求旺盛。

这些艺术家通过这样不断地推介过程,成为一些更重要的艺术家,或让他们保持创作的热情,比如Unmask,他们几个应该是共同成长,在雕塑系统里这三个兄弟的作品一直是被市场、品牌追捧,之前学术支点稍显薄弱,这次参加武汉江汉繁星计划展览的两件作品,是挺深刻的或者是内敛的,有深度的作品,这些雕塑家的风格转变用了十年时间,我最早见他们是02年,成功的蜕变。

我的身份是美术馆的馆长,或者说骨子里希望离市场远一点,所以青年推介计划从开始跟市场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我希望青年艺术家在学术的充分认定之后让市场去追逐他,而不是说为市场做一个产品,然后让市场消化他,这是两种状态,包括我做的展览都很少有大量的商业因素在里面,当然商业也是必需的。

艺术家项目的目的很重要,我觉得这个项目根本上是要帮助雕塑家做出好作品。有人曾这样形容,“艺术是猫,商业是狗”,狗天天缠着人、追逐人,商业也是如此;而猫虽然是豢养,但它永远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主人还要去讨好那只猫。

雅昌艺术网:这几年青年推介在前年和去年是一个很热的话题。

吴洪亮:这算凑巧了,我们做的时候还没有想跟大家扎堆,而且我们宣传做得不多,因为我们的资金有限,也希望跟市场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如果一个艺术项目变成一个卖货的卖场,那跟做拍卖的预展没什么区别,研究的部分一定是重要的,包括我为武汉美术馆策划“江汉繁星计划”研究展,第一个就是说服美术馆去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其实也是在收藏未来;第二,也是收藏一个新的可能性。去年在今日美术馆做展览,在2、3号厅展出一个半月,今日美术馆收藏了UNMASK、文豪等人的方案,我觉得这是一个作为学术机构应有的前瞻性,也许五十年后发现他们是最聪明的。

专业机构的失语造成市场乱象

雅昌艺术网:您本来是站在学术立场上让美术馆收藏他们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培养一个学术的兴趣和氛围。

吴洪亮:我们希望做一个学术范例,不受市场影响。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美术馆要发出权威的学术声音,专业机构的失语造成今天市场偏离学术的乱象,这不是市场或做局者的错,是学术机构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北京画院最初做二十世纪研究的时候,没有太多人关注。这几年,你会发现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变成市场的宠儿,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很多美术馆、艺术机构都在做二十世纪的研究和展览,中国美术馆也在做,成立近现代研究中心,北京画院做了三十多个,成立齐白石研究中心,有国家资金推动这个项目。

雅昌艺术网:表面看是资本推手,背后是学术。

吴洪亮:我觉得主要是认知的问题,年初全国十大美术馆展览的时候,我佩服北京画院的领导的远见,当年花很少的钱买了一套汪慎生的册页,上面有黄宾虹的题跋,展览时候我把它挂在展厅最重要的墙壁上,现在已经被认定是学习传统的重要范本。北京画院以及中国美术馆等机构的研究者认为它的价值高,自然有人会类比哪些作品更有学术性,这就是引导。

这个引导通过资金的流转变成一种共同的认知是艺术被判定的过程。资金也是个好东西,会帮助我们来呈现对某些东西的判断,前段时间齐白石作品拍卖了4.255亿的时候,我的电话被打爆了,甚至我跟国外美术馆的馆长吃饭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件事,我觉得挺好的,帮助北京画院、帮助齐白石宣传和推广,我觉得雕塑也需要这样的过程。

商业不是问题,问题在把很多事因为商业一次性做烂掉,包括艺术品市场曾一度伤害了很多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我见到一些所谓的有钱人,他们说这辈子不会买艺术品,因为九十年代被骗过,这是很可怕的,急功近利一次性把市场可能性抽干,你想你再把水注进去养鱼是多漫长的过程,所以一定是合理的过程。

年轻人的艺术作品也是这样的,第一价格应该是合理的价格;第二年轻人自己要明白自己艺术作品的不成熟,需要一个周期去成熟,所以还是要有一个养的过程。我希望我们的推荐计划还是养的过程,如果不是此次跟雅昌合作,我们第二轮将以做小展览为主,根本不做大展览,两三个人的小型展或双个展。我们希望不断做这些小的展览,等可以做大的再做。正好有和雅昌合作的机会,所以我们这次选择的艺术家在年轻人里偏成熟,希望可以是年轻雕塑家的代表。

让青推计划成为有层次的“活水”

雅昌艺术网:先设立一个方向。

吴洪亮:对,这个过程是要有的,而且这次我在前言里写,第二季青年推介计划就分成两个板块:一个叫“进入美术馆收藏体系板块”,尤其是这次推出的艺术家,我希望中国的艺术机构要在他们刚刚成熟、市场价格不是特别高,还有一定对学术需求的时候,对年轻雕塑家的作品进行收藏,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希望去做的工作;另一个叫“持续性发现新艺术家过程”,这几天我们几个朋友都在看全国各大院校毕业展,我们还会选择新的艺术家进入系统,当然也会有部分艺术家因为工作、生计等问题不做雕塑,自然就淘汰了,整个系统变成一个活水,而且有层次的活水。

雅昌艺术网:让艺术机构率先对青年艺术有一个预判,市场发现可能会被商业化。

吴洪亮:不一定,因为商业的双刃剑因素太强了,为什么很多人说商业对年轻人不好,原因不是商业本身,而是艺术家被侵扰不能安静创作,他自己的认知也会被扭曲,昨天还卖一万块钱一件,明天发现需求旺盛就卖十万一件,市场不好又卖回一万,发现作品没人要了。

艺术家本身对商业的不了解和不成熟,包括商业的不成熟造成市场起伏会毁了一个艺术家,太多这样的例子,在对艺术市场二十年的关注过程中会发现好多艺术家今天还在补十年前的错。

我希望年轻艺术家的市场是一个平稳的状态。如果有学术的引领,艺术家可能会冷静地对自己有判定,因为学术不仅仅是表扬,很重要是批评,而市场只会告诉你卖不掉,这是不一样的。推介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教育的过程,这个项目是希望对他们有帮助的项目,是对中国雕塑未来有作用的项目。

推荐阅读:

合肥紫蓬镇:“先锋标兵”带头造林 苗木染绿乱石岗

湖北:襄阳83岁老人获“全国绿化奖章”

山东:湿地旁边要建化工厂 “环保斗士”较劲阻止

李忠意:创新思路开拓市场 绿化事业一路前行

编辑: 三叶草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