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广东:阳山主动对接振兴计划 加快绿色产业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2013/8/28 14:07:42

“在对待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认为阳山已经划为生态发展区了,经济就可以不发展了;有的把市委提出的从容发展曲解为慢慢发展;还有的则认为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工业,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阳山县委书记伍文超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明确提到“粤东西北地区要奋发图强、加快发展,使粤东西北地区成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又一重要的增长极”;清远市委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

阳山县县长李欣也表示,“振兴粤东西北”的决定,提出省财政5年内将统筹安排6720亿元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意见》也提出,未来5年,将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双转移”、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扶贫开发等。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一个总要求、三个抓手、两条底线、五年支持”的要求,抢抓机遇、只争朝夕、主动对接,科学谋划优质项目,细化具体工作目标,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户阳山,加快山区振兴发展步伐。

绿色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绿色发展,是阳山县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阳山提出的“三基地一名城”(珠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广东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珠港澳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和粤北山水宜居名城)就是这个战略具体抓手,以此全力构建以绿色能源、绿色农产品、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阳山县的想法是,把生态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在保护中加快发展,既要主动承担保护责任,为维护全省生态安全作贡献,又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项目,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

经济指数稳步回升

事实上,从阳山县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看,虽然“数字”不是很理想,但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3亿元,同比增长5.5%,经济发展实现稳步转型。一是珠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有新进展。举办“阳山·广州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促成县内6家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广州市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万亩优质稻产业带、1.1万亩油茶园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增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个示范社。二是广东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有新进展。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21宗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三是珠港澳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有新进展。顺利通过“广东省旅游强县”复核,国家地质公园初步通过验收,龙凤温泉扩建、阳山宾馆创建4星级酒店、新世界森林温泉、天南峡旅游区、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扎实推进。促成《三连一阳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宜居名城建设稳步推进。阳山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大,省道260线韩愈大桥至水口大桥段改建、新农村公路、S260线杜步至七拱段改建工程顺利推进,阳山山仔下至青莲段安保工程、S347线水毁及灾害防治工程等11个重点交通项目已投入运营。城镇修编规划力度大,城东新区、黎埠镇新区、青莲镇等规划修编年内可完成。城镇改造建设力度大,城南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东新区建设已启动,韩愈文化公园、人防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

走生态之路,加快经济发展

伍文超说,无论是省市的发展战略,还是阳山自身的实际情况,都必须加快推动经济发展。但是,阳山县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守住生态保护的底线。对生态发展区来说,就是要改变单一依赖工业的发展路径,在统筹规划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同时,围绕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多做文章,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新能源、特色旅游、矿产品深加工及应用、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着力引进污染小、税收贡献高、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要认真梳理县内企业的情况,对有意向增资扩产的企业,重点跟进、做好服务,协助解决好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要坚定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决心不动摇,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继续在绿色能源、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方面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要加快推进连江梯级电站扩容增效工程、国有小水电整合、技改增效等重点工程。以清远承办“第八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契机,以连阳四县(市)建设“旅游合作示范区”为载体,推进生态特色旅游发展上新台阶。

加快项目推进。“项目不落地,落地不投产,一切等于零。”伍文超要求,对照全县99个重点项目的分解任务,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的新高潮。一是倒排工期,加快进度;二是抓住关键,全力攻坚;三是以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等“四率”为指标,全面强化考核。要坚持以发展的结果论英雄,把发展的结果与“帽子”挂钩,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实。

李欣表示,重点要加快推进连江梯级、同泰油脂、板材基地、风力发电等一批产业项目;大力推动杜步大桥、岭背大桥改建等一批交通重点项目;积极实施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连江河(阳山段)综合治理和七拱河、黄坌河、秤架河流域治理等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加速完成500千伏贤令山变电站2号主变扩容、110千伏岭背输变电等一批能源项目。

主动对接“振兴粤东西北决定”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对粤东西北各地级市重新定位,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为重点,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清远市委市政府也即将出台《清远市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提出清远市要在2018年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化等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指导。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为我们阳山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伍文超说,根据省、市的计划,未来5年,清远市将迎来快速交通路网建设的机遇。其中,昆汕高速、连佛高速、323国道经过阳山县境内,阳山县将成为沟通“环珠”和“泛珠”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而且,近年阳山县根据“生态发展区”的定位,将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虽然使经济增速放缓,但环境得到了优化,为今后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李欣表示,要坚持不懈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进程“三大抓手”落到实处。一要迅速掀起交通建设大会战,争取连佛高速、汕昆高速、国道323线阳山岭背至乳源交界段改建等项目早日动工,争取更多县道升级为省道、省道升级为国道,全面改善阳山区位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要狠抓工业园区不放松,科学规划建设城东产业园、板材加工基地等产业平台,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着力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当前重点要抓好城东新区的规划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此外,要加快建设珠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广东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珠港澳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能源、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阳山,极富创新和改革精神。网上办事大厅在全市率先建成开通运行,目前已有54个部门的审批事项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开通网上申请事项数852个,开通率99.77%,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完善农村“三资”管理交易平台,依托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网络,成立了13个镇级综合交易中心。全县167个行政村和3091个村小组集体资金实现镇代管,代管率分别达到100%和99%,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三资”管理交易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社会综合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今年上半年县、镇两级社会综合服务中心为民办理事项5万多宗,服务满意率达99.96%。

根据清远市的部署,全面建立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共成立167个片区党总支部、1287个村党支部、2386个村民理事会,推动村民自治下移。深化“三包五员”工作制度,小江镇开展干部“下住访”(即下基层,住农村,访农户)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先行先试,努力在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改革创新。”伍文超说,例如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转移、下放”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进行碳汇交易,等等,为阳山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农村不是没有发展潜力,而是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土地碎片化不利于农村的发展。所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新机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和农村土地产权融资平台,激活农民创业机制。据了解,阳山年内要完成小江、杜步两个镇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依托村民理事会,加快推动基层自治重心下移。尽快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土地使用权、矿产出让权、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进行整合,打造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

李欣表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和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总体方案和子方案,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农村土地管理、现代农业经营、农村基层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阳山有后发优势

阳山县根据“生态发展区”的定位,将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虽然使经济增速放缓,但环境得到了优化。“振兴粤东西北”的决定,为阳山带来了新的机遇。下一阶段,就是阳山厚积薄发、能量释放的时期。阳山可以以此为契机,主动和珠港澳对接,让阳山的农产品走出去,让珠港澳的游客走进来,从而加快经济转型、绿色发展。

阳山虽然暂时落后,但有后发优势。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自强不息、奋起直追的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加快转型、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在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扩容提质、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项目推进等攻坚战的同时,全力营造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作为新兴城市,阳山在很多方面都有改革创新的空间。阳山可以大胆探索实践,先行先试,在深化行政审批和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有关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为阳山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数字看发展

2013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3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7元,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65元,同比增长14.2%。

上半年共引进工业项目10个,合同投资8.5亿元。新成立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6个示范社建设,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荐阅读:

湖南宜章:林下经济“钱”程似景

江苏沭阳:突出效益 推动花木产业提质增效

广西:横县把茉莉花茶产业推向国际

武汉:新洲仓埠投资逾3亿 主打赏花经济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