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荒山:他种树我分利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3/8/30 15:53:04
“我家12亩自留山全部包给《会东县玉龙种植专业合作社》栽核桃,已经签订了70年的合同,合同期间合作社虽然不付我们一分钱的承包费,但是从第三年挂果,我们每年就可以分得24%的利润,20年后每亩单产将达到最低800斤,就是按照目前的市场价10元计算,一亩荒山也将分得近2000元;如果他们在林间种植一点其他经济作物,我还可以分20%的利润,我的12亩自留山一年就有两万多的纯收入哦。”会东县老口乡大梁子村的村民周开才高兴地告诉记者。
“那70年以后呢?”记者问。
“70年后,合作社或者与我们继续签订承包合同,或者将荒山和所有林木归还我们;因为我们当地的核桃树龄可以达到两三百年,所以那时多半是重新签订合同。”周开才回答道。
“我们不仅年年分得24%的利润,而且现在帮他们挖坑栽树、浇水施肥每天都可以挣80元的工钱。只要参加以后的管理,采收也照样得‘工资’。”另一个农民朋友迫不及待地抢过话茬。甘海子乡孔家坪村村民刘国祥说:“他们在我们社内修了6公里的公路,每年付3000元的维护费,这费用只管10工日以下的小维护,超过10个工日的塌方、水毁的由合作社处理或者另付我们费用。”
松坪是会东县的核桃适宜区域之一,也是目前该县拥有核桃树最多(70余万株)、唯一建有干果农贸交易市场的区域。该区域所辖6个乡,幅员面积363平方公里。
近年来,该区域坚持把核桃作为绿化荒山、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2008年以来就种植核桃60余万株;去年荣获凉山州银奖的“金玲2号”优质核桃得到了中国首席核桃专家裴东教授及周晔博士的首肯,于2013年端午节冒雨亲临松坪调研核桃产业,有效激发了区乡干部发展核桃产业的激情、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
如今的松坪区域,由于幅员面积辽阔,除了当地农户自发积极种植、有远见卓识之士承包荒山种植以外,还引来了区域以外的有识之士发展核桃产业,他们承包荒山的方式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承包种植者只与荒山拥有者签一份荒山面积和今后分成的合同书、而不付他们一分钱的费用,购苗、种植、管理全部自行负责;农户也不过问他的一切过程,只等核桃投产后参与每年一次的测产,然后按照测产量分取当年核桃市场价24%的利润。这个利润分成没有年代限制,只要核桃树存在一天都要继续分下去。据当地村民介绍,核桃树的存活率可以达到两三百年,即使这期间有树子死亡的现象,承包者也会补种,所以这样的分成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现在一般的核桃三、五年挂果,十年进入丰产期,十年后每亩(按目前的市场价和最低产量1000斤计算,排除价格上涨因素)每年的分成利润就是2400元。
据了解,会东县玉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在黄坪、甘海子、老口三个乡种植了4500亩优质核桃。合作社负责人李玉发告诉记者:“为了发展核桃产业,我先后对冕宁、源盐、绵阳和云南省的漾濞、大姚的核桃产业进行了考察才下定决心的;核桃适应范围广(海拔300—2800米之间),嫁接后3—4年均能挂果产生收益,5—6年进入丰产期,既绿化了荒山,又是农村高经济收入产业;我们‘承包’的荒山也有‘紧箍咒’,协议一经签订,我们4年内完不成全部移栽他们就将无条件收回,不给我们任何投资补偿,所以今年已经栽下核桃13万株,还有12万株优质嫁接苗准备年内移栽;我准备种植核桃1万亩,目前已经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水、电、路都通到了林地,不仅降低了移栽管理的成本、解决了管理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而且还满足了今后核桃产品销售的交通需求。”
李玉发信心十足地算了一笔账:目前的投资的确挺大,但是第五年就能实现盈利,预计亩产干果最低200斤,按最低价5元计算,4500亩收益450万元,减去当年的管护成本和农户分成可以净赚320万元。
推荐阅读:
湖北:房县园林工人正在为新栽植的景观树浇水
河南全面推进集体林地林权改革 绿色里找“钱”途
宿迁市沭阳县多措并举助推花农网络创业
一群花农的期待:今秋花木价格会涨吗?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