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泰顺盘活资源 加快竹产业化进程

来源:E木业网  2013/9/6 13:39:10

泰顺是浙江竹子产业分布重点区域,共有竹林总面积20多万亩,毛竹蓄积量3095万株,年产竹材360万株,竹笋1.5万吨。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科技兴竹战略,通过强化资源基础培育、整合各类资源等有效举措,积极推进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涌现出一批竹制品加工企业,3个乡镇的竹产业已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截至7月底,全县共有各类竹类加工企业46家,其中省、市级竹加工龙头企业7家,涉及竹餐具、竹工艺品、竹胶板、竹炭等200多种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国内多个省市设有销售网络,竹子加工业年产值1.8亿元,专业从事竹产业农民达2.2万多人。

一、着力创新“三大机制”,做活竹产业文章

一是创新“林权流转机制”促进规模经营。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引导毛竹林地资源流转,鼓励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或工商资本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途经经营竹林。同时,支持引导毛竹经营户以资源入股加工企业,促进毛竹资源培育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竹林经营效益。2011年以来,完成办理林权流转手续的毛竹企业基地3个,涉及流转面积2200亩。

二是创新“林权抵押机制”破解贷款难题。把“林权证”作为突破口,允许毛竹林地使用权等进行抵押贷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完善面向竹农的竹业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开展符合竹业特点的信贷模式融资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缓解资金瓶颈。2012年,1家毛竹企业获得林权抵押贷款500万元、林权授信贷款1000万元。

三是创新“农企互助机制”增加建设资金。针对林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引导企业参与竹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发展,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如2家毛竹企业实施“以竹换路”的做法,鼓励引导企业垫资为竹林修路,竹农以今后生产的竹材、竹笋作价偿还,既能解决企业原料供应问题,又能解决竹农修道资金的不足,实现企业与竹农双赢。

二、着力实施“三大计划”,打造区域优势品牌

一是实施“分类培育”计划。对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加工企业,在资金、政策、技术、服务上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提升企业加工规模和产品质量。2011年以来,落实浙江利众竹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扶持资金700万元,用地指标11亩,累计申报中央、省级财政林业项目贴息贷款额6800多万元。注重小型企业、半成品加工企业发展培育,鼓励小微型生产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主攻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经营,两年来共有4家竹企业申报成功林业技改项目。

二是实施“抱团营销”计划。积极办好竹产业协会、合作社,把原来种植散户、加工企业统一联结起来,通过改造提高、新建或联合兼并,尝试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竹制品及笋制品加工企业进园落地,并在企业办理产权证上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司前竹木产业园一期已建成180亩。创立竹产业区域品牌,积极打造中国知名品牌,开展标准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和大品牌经营,实行政府引导抱团营销,竹产品共获得浙江省名牌2个、温州市名牌产品3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个、温州市名牌商标3个。

三是实施“全竹开发”计划。以“省竹子现代示范区”为载体,通过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集中推广,使农民掌握竹林培育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示范区科技贡献率。在发展传统优势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竹纤维、竹炭、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变竹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发展格局。截至2012年底,共有5名科技特派员、大专院校教授以及在在竹类加工领域具备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到泰顺工作或定向联系帮扶,帮助实施竹领域的5个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标准化示范项目,2家企业共同引进高新技术,成功开发生产出新型装饰材料,开创了合作开发高科技产品先河。

三、着力发展“三大元素”,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

一是发展竹乡文化体验游元素。挖掘竹自然旅游资源和竹历史人文资源,将其融入畲族民间文化。司前、竹里、百丈等乡镇发挥竹资源优势,挖掘竹文化内涵,积极推进竹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如竹里乡深入实施“畲乡+竹文化+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着力发展特色农家乐,挖掘竹饮食文化,打造以“三月三”为核心的畲乡风情旅游节,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二是发展竹海生态观光游元素。依托“乌飞”旅游板块,加快司前、竹里等乡镇周边和公路沿线的毛竹发展,筛选2个“千(万)亩大竹海”,建设休闲长廊、观景台(楼),形成竹海美景观光胜地。近两年投入2513万元,全力推进竹子现代园区建设,改造毛竹低产林6.6万亩,新造毛竹基地4400亩,新建竹林道286公里,安装喷滴溉设备297套。

三是发展竹林人家休闲游元素。延伸和丰富“吃竹乡美食、住竹林人家、购竹海商品、品竹乡文化”的产业链。如竹里乡建成集展示、培训、接待为一体的750平方米竹博馆,馆内展出了2000余件竹画、竹编、竹刻、竹制玩具、竹制家私、竹炭、竹制教具等各类竹制品,充分展现了畲乡竹文化历史和竹加工工艺、竹科技精华。

推荐阅读:

广西推介林业投资商机

江西永新:培育精品苗木 带动绿色产业

宁夏“四大绿色长廊”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效益林业“三部曲”有林有果有名气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