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些称谓和产品已经成为康平的代名词和品牌标识。它们串连起的,是康平始终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富民”战略,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突破之路和崛起征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对农业现代化的最新定位,不仅确立了农业现代化与其他“三化”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四化”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
“四化”同步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赋予了新内涵、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循此路径,康平着力抓产业调结构、抓龙头创品牌,加快“一县一业”建设步伐,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新突破,为富庶和谐秀美康平建设筑牢农业根基。
火起来——五大主导产业推优产业结构
没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民就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状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没有支撑、无所附着。康平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全力发展设施农业、花生、林果、畜禽、薯类五大主导产业,“寒富苹果之乡”、“中国北方花生大县”呼之欲出。
今年7月,一个消息的传来让康平人兴奋不已:经过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苹果专家组一致通过,康平被认定为“寒富苹果全国第一县”。与此同时,“康平寒富苹果”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康平寒富苹果火了!火了的还不止是它一个。“康平地瓜”也已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康平羊汤”、“康平花生”的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也正在顺利进行当中。
康平共有耕地153万亩,以前全县90%以上的耕地都用来种大苞米,受土地沙化以及长期形成的种植模式落后、土地经营权分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条件限制,康平现代农业发展一度裹足不前。
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康平农业发展思路越来越活。“一栋125米长的大棚,收益相当于种大田的30倍;一亩标准化寒富苹果果园,收益比种10亩大苞米还多。”康平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不仅让农民摆脱了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老传统,农民一年四季都有得忙,更让农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生活水平和眼界见识都提高了。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康平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以设施农业、花生、林果、畜禽、薯类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和框架,强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沿境内“东五线”、“203线”和“康彰线”三条国省公路干线,康平规划建设了东、西两大园区和三条设施农业产业带,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万亩。
在花生产业上,康平县按照“一核、三片、两区”进行花生产业规划布局,即核心区(海洲、小城子、北三家子3个乡镇街道),东部、西部、南部三个辐射片区(各4个乡镇),今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每个乡镇都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在开发区规划建设花生加工区,在苇塘经济新区建设以销售花生产品为主的营销商贸区,最终将康平打造成“中国北方花生大县”。
在寒富苹果产业上,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发展三个产业带即辽宁、内蒙古边界阻沙带、环湖产业带和环城产业带。今年,全县寒富苹果新增1.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为推进寒富苹果产业达到“一县一业”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畜禽养殖产业上,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猪、牛、羊、鸡、鸭、鹅畜牧产业链条,全力推进畜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5万头、20.3万头、27.2万只、1763.2万只。今年计划新增标准化畜牧规模场20个。
在薯类产业上,重点发展红薯产业,以张强镇、方家镇、东关街道为重点发展区域,今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
富起来——“四化”模式放大拉动效应
举全县之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只是康平县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奏鸣曲”的第一个篇章。强力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和提高农民组织化“四化”模式,康平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助农增收能力显著增强。
近两年来,“零的突破”精彩大戏在康平农业领域接连上演。
总投资13亿元的百锦隆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的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金针蘑加工项目成功落户,实现了康平10亿元以上农事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正在建设当中的沈阳恒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都市惠农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康平农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总投资13亿元的百锦隆项目达产后,其生产加工能力可涵盖康平全县所有花生种植面积,将创造康平农产品全部本地消化、规模化生产的新纪录。
着眼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康平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强力推进农业“四化”,即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
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康平县把农业经济区建设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的主要措施,按照“成社会、成系统、成产业、成地区”的思路,重点建设花生、棚菜、寒富苹果、肉羊、薯类五大主导产业经济区。
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力做好雄洲食品、金针蘑、放心豆制品加工等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农事龙头企业项目的服务和推进工作。积极引进花生、薯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牵动力。通过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等,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目前,康平县正在组织编制2013—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今年计划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12万亩,其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0万亩,无公害种植面积82万亩。重点发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力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憨馥土特产、海洲金海花生专业合作社、两家子光达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康平方正河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卧龙湖等5家企业,甘薯、杂粮、花生、蔬菜、苹果、卧龙湖野生锶鱼等6个基地被确定为十二运农产品直供基地,花生、红薯、寒富苹果等被确定为十二运专用农产品。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解决农户分散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15家,注册资金9.85亿元,入社成员2.3万户。2008年以来全县农村合作社被评为省重点示范社4家,示范社11家,市AAA级合作社1家,AA级合作社9家,A级合作社37家。
活起来——持续创新驱动“农业富民”
从打破大粮种植的单一产业结构,到大批农事龙头企业竞相进驻、高产高效特色农业齐头并进,康平的农业产业变革进程当中,理念、方法、模式的创新突破一直贯穿至今,是为核心驱动和主导力量。
甘于埋头苦干,面对荣誉却一贯行事低调、不事声张,是康平人的性格。但无声的数字却真实记录下康平农业的惊人跨越。
如今,全县153万亩耕地中,棚菜、花生、寒富苹果、红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1万亩、58万亩、14.5万亩和13万亩。2001年康平全县粮食产量6亿斤;2012年粮食产量翻一番,达到12.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康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2012年这一数字达到10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度破万。
应该说,没有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没有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持续实施推进,这一切的变革和收获根本无从谈起、无以为继。
变革从突破开始,突破仍要有所遵循和坚持。康平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结合国家、省、市粮油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康平重点加大粮油高产创建、灌溉、节水增粮等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围绕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按照巩固生态、拓展产业的原则,切实加快辽河生态治理保护、辽西北阻沙带、“青山”造林、卧龙湖生态区等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
在此基础上,康平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在农业生产中着力推进科技兴农工程,康平今年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实施了阳光工程培训、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共建、农技推广示范县、粮油高产创建、玉米“双增二百”、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与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科技共建,并通过开展大型集中培训、进村入户指导、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途径,开展技能型培训,为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结合实际情况和条件,康平明确了经营大户流转、合作社流转、企业流转三种主要土地流转模式,以寒富苹果、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为依托,选取了胜利街道、郝官镇等作为试点进行推进。
加快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村发展活力,康平在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方面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全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围绕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鼓励和推进农户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示范带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全力推动种养大户发展升级为家庭农场,目前全县形成规模的家庭农场30多户,涉及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种植业、林下经济等产业类别。
推进新兴农业产业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卧龙湖生态区、新城区建设即将完成,康平的旅游产业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在农业方面,重点发展卧龙湖生态区周边、辽河生态带发展集观光、采摘、农家乐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业。
此外,康平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并有计划地快速推进,构建林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强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发展,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先后引进了总投资3亿元的辽宁华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观光农业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大连生物基因实验室有限公司金银花种植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沈阳景灏设施农业项目。
推荐阅读:
湖北:通城油茶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河南鄢陵:美丽花乡的“花卉梦”
黑龙江:肇源林下种药材 致富新门路
浙江武义:抱弄口农家乐与红豆杉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