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苗木生产与生态旅游托起的竹柳梦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2013/9/26 14:13:59

春风竹柳基地位于河北省献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柳基地,其当家人是只有27岁的史明超。虽然这个年轻的苗木基地建成只有3年,却获得了骄人的业绩,不仅成为重庆惠泽林业、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涪陵育苗基地的竹柳培育基地,还在2012年首次实现了销售开门红,当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基地于2011年被授予国家2A级景区,形成了苗木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多功能型苗木基地,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献县小屯村的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献县的林业发展水平在省里可能排不上号,但我们的春风竹柳基地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柳基地。”小屯村是当地有名的文明村,村里的很多人都在从事建筑设备租赁和玛钢生产,5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人种地,从而出现了一些撂荒地。史明超天天进进出出的,就想把这些地租来干点什么,后来在朋友的提示下,他选择了种植竹柳。

为形成规模,他把村里的一些低洼盐碱地也一并租过来作为苗圃。“一开始种竹柳是想做纸浆和板材的,但后来却转行搞了绿化苗圃。”史明超说。

由于竹柳长势很快,当年春季种植的苗子在秋末就有近2米高,引得一些从事苗木生意的人前来打听价格。在对方给出报价后,史明超仔细地算了账,感觉卖苗子不仅利润高,而且比较省事,于是当年就和采购商签订了合同。第二年春天,采购商应约而来,购买了大量竹柳。从此之后,很多外地客户到基地来采购竹柳,近的有本省的,远的有内蒙古、黑龙江的。

见到竹柳销路这样好,他又租了2000亩地,形成3000亩的规模,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柳基地。

竹柳基地建成后,不仅实现了他的创业梦想,还帮助一些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常年在基地里从事苗木生产养护工作的农民有50多人,春秋两季售苗期最多的时候有200人在苗圃里干活。

史明超说:“我是歪打正着,但踏上这条通途,我就要继续走好走稳。目前我在销售上已经找准定位,就是以销售大规格竹柳绿化苗为主,以销售西府海棠、榆叶梅等花灌木和白蜡、国槐、榆树等乡土树种为辅。我给这三类苗木的配植量定位是6∶2∶2,基地既要有主打产品,也要有多种苗木,但前提是苗子的质量都要好。”

谈到今后的发展,史明超兴奋地说:“今年5月,我参加了沧州市的团代会。当时与会代表纷纷畅谈梦想,我也提出了我的梦想:我今年27岁,等我30岁的时候,我要把竹柳基地发展到1万亩,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

史明超介绍,竹柳基地要发展壮大,不仅要把苗子种好,销售出去,而且要实现多条腿走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前两年,他们就为多条腿走路埋下了伏笔。竹柳基地在抓好苗木种植和销售的同时,在献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了特色旅游项目,建设了采摘园、垂钓园、养殖园,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又对毗邻的毛公墓进行了整修,使其成为标志性景点,把苗木基地发展成了旅游景点。

如今,走在春风竹柳基地,翠绿的竹柳整齐地排列在柏油路两侧,婆娑的姿态好似株株翠竹,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登上基地旁边的毛公墓顶,放眼望去,一片绿海呈现在面前,清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到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今年年初春风竹柳基地被沧州市旅游局纳入为期半年的以“休闲惠民、美丽沧州”为主题的“沧州人游沧州”活动,基地与河间府衙、任丘白洋淀、鄚州大庙组成生态旅游线路也面向市民进行推介。

为争创3A景区,基地已筹资2500万元,将在竹柳基地对主干道进行硬化铺装,建设步游街、星级公厕、采摘大棚、杂粮种植园等设施,形成具有华北地区特色的生态观光园。“争创3A景区不仅是要在硬件上上水平、上台阶,更重要的是要在软件上下工夫,实现软件、硬件齐步走。下一步,我们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重点培训景区讲解员、厨师、客房服务员,景区还将配备观光车,便于游客游览观光。”史明超说。

推荐阅读:

铁汉生态5亿山西建苗木花卉基地 布局华北

湖北:八项措施支持林业企业转型升级

陕西:汉阴林业园区发展超常“舞活”山林经济

黑龙江:东宁县林下经济保增收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