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唱响生态播绿歌 谱写林果富民曲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陈海霞 张建强 2013/10/22 14:51:30
这是一串可圈可点的林果业建设数字:截至2012年年底,平凉市有林地面积发展到50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7%,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7.1%,果树经济林面积发展到21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和种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林果业总产值突破32亿元,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667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数字:今年前九个月,全市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18.9万亩,占计划的103%,栽植各类苗木3960万株。其中,退耕还林1.2万亩,天然林保护3.6万亩,三北五期6.57万亩,造林补贴5.3万亩,亚行项目造林2.23万亩。
这是一项又一项坚持不懈播绿增绿赢得的荣耀:平凉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平凉召开了北方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三北工程统筹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发展现场会、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下经济发展现场会,总结推广了平凉林果业经验。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平凉市林业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生态市和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动工作落实,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狠抓工程造林和果园新植管理,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各项林业建设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唱响了播绿之歌,谱写了绿色富民新曲。
增效提速生态建设重点推进
面山治理档次高,城镇绿化大手笔,绿色通道成样板……2013年以来,平凉市逐级签订造林绿化责任书,积极组织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造林绿化活动,春季重点实施了每个县(区)建成一处千亩以上面山造林、一条公路主干道绿化、一个主街区美化的“三个一”造林绿化工程,使全市造林由点到面推进,规模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市完成城乡造林21.9万亩,占计划的103%,义务植树625.1万株,重点工程补植补造10万亩,森林抚育18.1万亩,造林绿化面积较上年增长8%。
在面山治理上,紧紧围绕营造城区绿化大背景、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建成了平凉中心城市和6县城区面山绿化工程5.6万亩。崆峒区精心实施平凉城区北部面山绿化4150亩,大规模、高档次建成了龙隐寺、虎山沟、平定高速南面山三处千亩以上面山绿化工程。各县分别建成了泾川兰家山、灵台白沟山、崇信塔塔山、华亭皇埔山、庄浪紫荆山、静宁文屏山城区面山绿化典型。
在城镇绿化上,突出环城、沿路、沿河、城郊绿化,大手笔谋划,大力度营造,大规格栽植,绿化效果明显。平凉中心城市绿化,突出“一中心、两园区”绿化美化,集中实施了绿地公园续建、崆峒大道西段景观带建设等7大绿化工程,栽植各种景观树100多万株,花灌木200多万株。6县县城绿化,以泾川县北城区文景路、灵台县西城区南北滨河路、崇信县东入口、华亭县芮南大道、庄浪县南城区、静宁县滨河南路等为重点,加大广场、花坛、公园、街道、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力度,绿化面积3万亩,栽植各类景观树460万株。
在绿色通道建设上,按照多树种、宽林带、大通道、高标准的建设要求,集中对国、省、县、乡道路进行了绿化治理,建成了一批样板工程,建成绿色通道95条1446.93公里。庄浪县一次性完成庄华公路绿化30公里,栽植速生柳4万株、油松7万株,完成城乡道路绿化38条480公里,栽植速生柳24万株。灵台县采取多树种、宽林带营造,一次性绿化泾渗公路54.7公里,栽植云杉、速生柳、红叶李等苗木3.2万株。静宁县绿化平定高速公路32公里,补植静庄公路28公里,完成城乡公路绿化36条65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13万株。崆峒区在补植补栽312国道、平镇路、平华路缺苗断档路段的同时,重点对平定高速19.8公里路段进行绿化,栽植大规格国槐、垂柳、桧柏1.1万株。泾川县完成泾柏公路绿化13.9公里,栽植垂柳1.39万株,油松1.2万株。崇信绿化九柏公路20公里,栽植垂柳、云杉等苗木1万多株,完成城乡道路绿化10条72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87万株。华亭完成城乡道路绿化5条120公里,栽植云杉、国槐12万株。
推荐阅读:
天津:胡辛庄村林下花生为农家增富
湖南:泸溪林下经济发展助力林农增收奔小康
云南:丘北打造低碳旅游经济
甘肃:张掖山丹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