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壮大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E木业网 2013/11/26 9:25:53
近年来,达州市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将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切实解决好国土要“被子”和农民要“票子”问题。结合当前林业建设实际,要紧紧依托项目建设,培育特色资源,吸引优良资本,打造知名品牌,建设优势产业,不断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林业产业基地440万亩,其中,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万亩,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到1000余元。
一是以科技为先导,加快优良品种培育。立足本地资源,凸显区域特色,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地,开展散生的乡村树种调查和筛选。市林科所、市、县林业科技推广单位密切合作,建立了种类树种母本园,积极开展良种选育。通过产学研究,自主培育了“巴山红香椿”、“大巴山”粉葛、“达州2号”油橄榄、“乌米籽1号、2号”核桃、宣汉桤木母树林、中山柏无性系等12个良种,引进了香玲核桃,九叶青花椒、107杨树等优良品种。同时,建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和各类丰产高效示范基地4万余亩,为全市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创新运作模式,培育带动主体。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通过采取专家+农户(合作社)+基地运作模式,确保特色经济林产业有序运作,实现林产业链条衔接有力。同时,组织专家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在合作社内部进一步完善农户与合作社、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户增收、合作社、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优化林层利用模式,拓宽林业产业致富渠道。充分挖掘林层空间,综合利用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天然林等林层空间,发展林下栽植养殖等林下经济。目前,全市已发展椿芽、珍珠花菜、粉葛、耳菇林等森林蔬菜基地17.9万亩,发展林下种植30.9万亩,林下养殖黑鸡、笨鸡、黄牛、野猪等83.3万头(只),林下采集松菌、山野菜等野生蔬菜5900余吨,实现产值7.7亿元。
推荐阅读:
四川彭州:从两个方面发展特色林产业基地助农增收
安徽:上派三岗村打造中国苗木之乡
江西:绿色崛起新路 遂川发展特色经济走笔
福建溪坂村:发展特色农业 打造花木强村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