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铁树的叶子泛青。“真活了呀!铁顺这小子有两下!”“哎,能不能给我们弄两棵铁树来?价钱你们开!”一时间,许多人纷纷跑到园林局来“走后门”。目的只有一个:买铁树。“无论如何,你们也得返回一车皮过来!”供货的福建方面这时也跟着与铁顺嚷嚷要返货。一打听,原来南方那边的铁树价格暴涨,碗口大的一棵,可以卖到四五万元。
“嘿嘿,抱歉了,我们的树已经全部被人订走了。”铁顺还是一副憨厚的样子回答对方。铁树,让他为单位着着实实“致富”了一回。之后,铁顺又为单位做了三年铁树生意。“这第一桶金,没有用上花卉培育方面的实践经验,仅凭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一点儿知识以及当时的机遇。”铁顺说。
第二回南下是订购米兰花苗。当时广州的米兰苗一株两毛钱,运回到天津一转手就能卖5元钱。轻轻松松赚大钱,铁顺的脸上还是憨厚的笑,唯一的变化是当别人问他赚钱窍门时他会用夹着津味的“港话”回答你:小意思啦!
玩花玩出名堂来,铁顺成了园林局的摇钱树。“这小子,看着憨,干事还特活泛!”同事们喜欢他。铁顺的心眼儿跟他名字一样,特别实在,但也有人觉得既然他能为单位轻轻松松赚那么多钱,自个儿还不知发成啥样了!
心如明镜的铁顺受不了这种猜疑,一赌气,离开了园林局,调到了离家很近的一家制药厂当绿化员。熟门熟路,那几年铁顺把心思全花在厂子的环境绿化上。为了给厂子里省钱又装缀得美丽,铁顺没少往广西、福建等南边跑,回来又自己开辟地方搞种植培育树苗花卉。几年下来,制药厂变成花园式工厂,市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传出来的话也不少:“绿化绿化,花上点钱谁不会搞?”
铁顺听后还是憨厚地一笑:既然我的使命已经完成,那就走吧。这回他再没有把心思放在调动工作上,而是干脆来了个“自我下岗”——回家种花。
赚满10万元就洗手歇着——这是铁顺当初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那时上班一个月才50来元工资,一年一分不花600来元,干十年6000来元,活一百年也就6万来元,所以我给自己定了回家种花赚10万元的奋斗目标。当时就这么想的。”铁顺回忆起当年事,依然一脸憨笑。
家里人得知此事后,惊愕之间怨他犯了“花痴”。
走出体制,铁顺感觉到了一番清新的空气,同时又深感巨大压力。他看中了一片废弃的垃圾场,并在那里浇灌着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几年之后,这里成了津门第一大鲜花世界,每天看花和买花的人络绎不绝,车行如潮
花是奇妙之物,妙不可言。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花的力量有时候可以抵御一个强大的巨人,甚至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拿破仑是位伟大的军事家,他的铁蹄几乎横扫整个欧洲,但他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征服不了布料商人之女德赛妮,后来用一枝玫瑰赢得了这位马赛姑娘的芳心。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是一位毕生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斗士,同时他又是一位友谊与爱情的歌手。外貌并不英俊的普希金的本事就是把他所爱慕的对象描绘成世间最美之花。
一个真正爱花的人,他所具有的力量远远超过花神。铁顺“自我下岗”后,就成了这样一个人。养花就得有地,铁顺哪来地?于是他把身上仅有的6000元钱换成一辆摩托车,开始寻找他的花路——“就这里了!”在市郊张贵庄路旁,铁顺见电瓷厂后墙边的一片荒废的垃圾场地,两眼顿时发亮。
“你能把这垃圾山整治成花园,我们保证不收你一分钱,说不准以后还奖励你呢!”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垃圾山的“地主”乐开了怀。铁顺还是憨厚地笑,他笑:这垃圾山一平整,能出二三十亩地,而垃圾本身就是养花的有机肥,此处作花地,一举多得,前景无限好!
铁顺憨厚却不傻。回到家,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了那辆摩托车,又从亲友那里借得6000元,将承包费一交,便卷起行李,搬到垃圾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郊外北风呼啸,垃圾山灰尘飞扬,铁顺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超级龌龊”、什么叫“臭气熏天”。要命的是夏天,那垃圾场简直无人敢靠近,不说臭气,单是苍蝇臭虫就足以让所有来者退避三舍。“当时我在垃圾山搭了一间草棚,白天干活必须穿皮靴雨衣、头戴帽子遮纱才行。晚上睡觉前先得用‘敌敌畏’把棚子内喷上三遍,再花上个把小时用手电将蚊帐内的蚊子驱赶走,这时你才有可能躺下。但等你刚躺下,靠近蚊帐边的胳膊和身子就会突然发麻胀痛,一看,那尖嘴蚊子密密麻麻地叮在你的肉上,怎么甩也甩不掉……一会儿工夫,胳膊和身子就肿得像树皮!那蚊虫多又大,我无法形容。”
“你傻帽儿呀!”第一个十天后回家时,妻子看到被虫子咬成紫茄子似的丈夫,心疼地痛哭了一场。
铁顺一边抚摸着妻子的秀发,一边还是憨厚地笑着说:“没事,习惯了就好。”就是在这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下,他靠一锹一箕和一身身汗水,把垃圾地平整成一块块可以养花的苗圃地。这其中,还有搭桥、铺路、填坑的重体力活儿,铁顺硬是一个人全给撑了过来。
春节喜庆,花开富贵。铁顺想着往年津门各家各户买花送花装点室内室外的节日景象,便赶着时儿,东凑西借了几千元钱,从浙江宁波进了一千株杜鹃,准备在春节时大卖一场。十月运回花苗,北方天气已见凉意,铁顺便搭了一片塑料简易暖棚,将苗放入,以为可以静候发财。哪知南方的杜鹃在北方水土不服,加之塑料棚温度时热时冷,春节未到,花儿已经盛开。“瞧这花多艳,便宜,买一送一。”花儿开得急,铁顺卖花更急——但那些真要花的人告诉他:再等上个把月,节日里我兴许买上几盆。铁顺一听,憨厚的脸立即耷拉下来。一个月后,当人们真要花时,他铁顺的杜鹃早已花败叶落……
血本无归。有人嘲讽他在北方养花种花,等于做虚无飘渺的花梦。
“但我总结教训后得出结论:地域不是关键,根本的是要选好花期和改进养育设备。”铁顺从失败中找出原因,那张憨厚的脸上多了一份刚毅。第二年,他依旧看好杜鹃,并且着手改进暖棚设备,结果临近春节,一千株杜鹃,争芳斗艳,卖了个精光!
“10万元就这么轻松赚了回来!”铁顺不曾想自己的“人生目标”竟如此快地实现了。
心花怒放。铁顺的脸上恢复了憨厚的笑容。这回他认认真真地重新定下新的人生目标:终身与花为伍,让一生的事业像花一样绚丽光彩。
这一年春节刚过,铁顺购了一辆双排座货客两用车,正月初六就从天津出发,一路南下,到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向那里的花农学习经营花苗、花圃的经验,并将何处有好花的信息一一记在小本上。此程让铁顺不仅大开眼界,且更加迷恋上了花卉。
“3·12”是各地的植树节,天津也不例外。铁顺看准时机,牛拉车运,接连进货。这一年津门植树节轰轰烈烈,铁顺源源不断供应的树苗让津门大地的植树节搞得热火朝天。紧接着,铁顺又听说市里为了美化城市,要在五月里搞“月季花节”,于是他马不停蹄,提前进苗、备足货源,又精心育养……正当市里的“月季花节”如火如荼地开展却又找不到月季花时,铁顺说:“我这儿有,你们要多少我有多少!”于是乎,他的苗圃前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花王铁顺”的名儿就此在津门传开。那张憨厚的脸上泛出了涂金的光。花卉王国有安祖,我古老中国乃花卉之乡,当仁不让,我们也应该有个响当当的花卉企业名字。起什么名呢?就叫“大顺”吧!铁顺解释:大,就是越做越大;顺,一个中国平民百姓的梦想,顺顺当当。其实“大顺”还是铁顺的乳名。当铁顺举起“大顺”的旗帜驰骋花卉业后,它又成了中国花卉人向世界花卉业进军的一片绚丽多彩的东方梦想。
铁顺扛着“大顺”的旗帜,依旧一脸憨厚。这是1999年春天的事。往日的垃圾山已经变成了京津闻名的花卉基地,那儿再也闻不到一缕臭气,一年四季鲜花飘香;那儿再也没有了蚊蝇飞舞,只有蜜蜂蝴蝶往来穿梭。此时的铁顺,大有“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之势,在国内花卉业独占鳌头。尤其是几年之后,他在杭州举办的全国花卉产品交易会上推出的“宝莲灯”花卉,以其观感、色泽、花期、品种等多样指标一举夺得“花冠”而名扬九州,并且打破了中国不能培育名贵花卉和北方地区不宜养植宜居名花的禁区,让爱花养花的国人好不扬眉吐气!
2004年,铁顺第一次以中国花卉界人士的身份应邀到荷兰参加国际花卉销售展。“我是一个农民,没有想到:当主办者将‘中国大顺’的胸牌给我别上后,现场的许多人竟然将我团团围住,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大顺’已经在国外有了知名度——我们已经是花卉王国荷兰的世界第一大客户。这次展会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国际花卉业的先进水平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其次是他们的商业信息快捷发达,而我们与之差距最大的还是在种植、档次和对花的理解上……”铁顺那张憨厚的脸上第一次凝重起来。
为什么?怎么办?难道我们中国人就只会帮外国人卖花?难道我们就会观花而不知花情花意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