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在“林下”探索富民之路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2013/12/6 13:52:0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绰源林区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绰源林业局生态建设、产业建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林地经济、森林培育、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之间互为支撑、相互推动的产业体系。在发展经济,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绰源林业局全力推进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把保护、利用和发展生态作为第一要务,既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为了发展森林经济,实现富民兴林,早在2009年绰源林业局就开始谋划森林产业的发展,距绰源林业局局址52公里的翠岭森林经营管护所生态功能区内的200亩芍药园就是当时林业局实施生态移民、生态恢复时选择的林下产业项目。
绰源林业局对本地赤芍进行野生驯化,并从亳州引种白芍进行高纬度高寒地区生态栽培实验,经过4年实验,均取得了成功。本地野生驯化的赤芍已经部分进行了起收,每株产量在1公斤左右;引种培育的白芍,长势比亳州本土的白芍还要好。
芍药培育的成功并没有使绰源人满足,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为确保发展的产业能真正使职工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绰源林业局慎重地选择森林经济项目。2012年夏季以来,绰源林业局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基层工作人员和家庭经济户代表相继到吉林舒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黑龙江加格达奇等地和大杨树、阿里河、吉文、图里河等兄弟局进行考察,对返魂草野生驯化、林蛙养殖、蓝莓种植、榛子林培育等林下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理性的考察调研。同年秋季,绰源林业局又在七十四棚改拆迁区旧址驯化培育返魂草50亩,在距林业局局址15公里的美良河规划了林药兼做的培育基地1000亩,林上种落叶松和云杉,林下种芍药和返魂草,既培育了森林资源,又发展了林下经济。
为了调动职工家属发展森林经济的积极性,林业局通过“致广大职工、家属的一封信”;设立“金点子信箱”有奖征集可行的林下产业项目;开辟“取真经谋发展”、“我为发展支一招”、“致富路上我能行”等电视栏目,号召全局上下“一手抓生态、一手抓发展,两手都要硬”重点扭转在部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重生态、轻发展的思想;扭转林下产业发展会破坏生态的思想,提高对林间空地、疏林地等森林资源的立体开发利用。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种植的示范带头作用,吸纳更多职工种植中草药,绰源林业局依托芍药、返魂草等已有的林下产业项目建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无偿为职工个体种植户提供中草药技术指导、培训和市场行情等信息;优先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种子和产品销售服务;依托在亳州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本地种植优势,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
绰源林业局坚持“企业扶持、个人为主、风险自担、收益归己”的发展原则,对林户种植中草药采取每亩给予40元-150元的补贴政策,并积极鼓励民间组织成立产业协会,林业局为其注入扶持资金,产业协会为林户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以“协会+基地+林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利用绰源林区丰富的林下资源和林间空地发展森林经济,带动职工群众走上致富路。
推荐阅读:
吉林:波泥河镇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绿色崛起
广西:龙州“五种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江西:南丰县发展林下经济促农民增收
山东:梁山“林下经济”成农民致富“金矿”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