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富民产业在林下“着陆”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作者:周百发 2013/12/25 13:29:08
在江西省南丰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桔海明珠罗俚石的蜜橘生态园中,笔者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涌向这片果实飘香的橘园。游客拿着橘园主人递过来的篮子和剪刀等工具,走进橘海中,摘下橘子,迫不及待地品尝正宗 “南丰蜜橘”的独特味道。上万亩连片橘园内,金黄的蜜橘挂满枝头,漫山遍野,微风一吹,好似一波又一波金黄色海浪翻涌。海浪中橘农欢快地挥动剪刀,橘园里回荡着照相机快门的“咔、咔” 声和人们欢乐的笑声……游客和橘农一同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南丰县高度重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南丰县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加大奖补力度、加强创业培训、强化跟踪服务、搭建交易平台、进行税费减免、帮扶金融信贷、抢抓基地培育,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近年来,南丰为了进一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持续拉长林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全县初步形成了“林游、林禽、林畜、林药、林菜和林苗”六大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按照“因地制宜、一乡(村)一品,示范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和森林、橘园旅游的复合经营生产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在一系列举措的扶持下,南丰县林下经济发展驶向了“快车道”,林农发展林产品的积极性很高,林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全县林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林农增收。
南丰紧紧依托着蜜橘这一主导产业和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傩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优势,围绕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目标,主动融入全县特色品牌战略,狠抓林下经济,让富民产业在“林下”着陆。截至目前,南丰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林下养殖面积15万亩,林下种植面积20万亩,林游、橘园游面积共30万亩。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6600万元,林下经济受益农户6万户。林下经济富民成效显著。林农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笔者从江西汇和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引进法国朗德鹅优良品种,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成立了江西省南丰县朗德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种养殖户提供鹅苗和饲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提供兽药疫苗、分散饲养、统一报价回收,积极探索“以林养禽、以禽促林”的生态养殖模式。公司本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利用南丰县树林面积大、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先后在紫霄镇长陂村、溪东村和太和、太源等乡镇建立商品朗德鹅养殖基地10多个,孵化场1座,饲料加工厂1座,带动600余户农户从事朗德鹅生产,解决了县里2000多个富余劳动力,年产饲料1.5万吨。公司利用林下空间年养殖商品鹅80万羽,填饲肥肝鹅达15万羽,鹅肥肝产量达15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80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1200万元,每户平均增收2万元,把南丰县分散型的生产模式引导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上来,把分割的农业、畜牧业、加工业和流通领域连成一体,真正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农户的养殖风险,另一方面保证了养殖户的收益。
江西汇和科技有限公司在树林、橘园下养鹅,不仅可代替人工除草,还可给树林、橘园增加肥力以及除虫,一举多得,较好实现了“林禽循环、优势互补”的发展目标。林下养殖的鹅不仅肉质好、风味佳,更满足了人们对无公害食品要求。公司在2009年获得市级龙头企业,系列产品鹅肥肝、鹅翅、鹅掌、鹅羽绒、冷冻鹅酮体等远销北京、深圳、上海、广东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推荐阅读:
河南商丘:民权林场大力发展苗木产业
江苏:生态经济 高淳人创富的新资本
山东商河:林下经济成农民致富新路
黑龙江:伊春林下经济铺“钱”途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