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转变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4/2/20 15:19:11
2013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对接黄蓝“两区”发展规划,以多用玫瑰、北美海棠、樱花三大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为重点,倾力打造玫瑰之都、海棠之乡、樱花之邦三大花卉基地。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主题,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集群发展,完善链条,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千方百计促进花卉上规模、上水平,花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万亩,花卉企业32家,大型花卉市场20个,花卉专业村21个,花农7000户,花卉从业人员1.8万人,控温温室面积5.7万平方米,日光温室面积63万平方米,可向社会提供七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花卉,花卉产值3.6亿元,实现了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的转变。
节日期间,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在阳信县商店镇富农花卉苗木基地,5万株紫红色蝴蝶兰竞相盛放,场面壮观。温室大棚内,忙碌的工人们在花海中穿梭,封箱、搬运含苞未放的蝴蝶兰。这些蝴蝶兰主要供应济南、天津等地。过去企业大部分订单都来自高档酒店、展会用花。自去年以来,这部分市场大幅萎缩。为此,阳信县富农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开始转型培育新品种蝴蝶兰,开拓以订单销售与家庭用花相结合的多层次市场。在发展观赏花卉的同时,阳信县富农花卉苗木有限公司还建成了鲁北地区唯一一家铁皮石斛繁育基地。随着铁皮石斛育苗、种植业的发展,公司计划建设铁皮石斛育苗、种植、深加工、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路。
在山东省优质花卉苗木繁育基地——邹平县好生镇,出口花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花农常雪通过引进花苗,进行重新培育、装饰,一盆花的价格连翻好几番。好生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扶持。首先抓产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政府出资修建了花卉交易大厅,成立了一家连接市场与花农的中介组织——万苑花卉交易中心,为分散种植的花卉提供集中销售场地。同时培训了一支300多人的专业销售队伍,专门开拓北京、天津、淄博等城市市场;成立了万苑花卉有限公司,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了百亩示范基地,带动了花卉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抓基础投入,搞好服务。累计投入上千万元,加强花卉核心园区道路建设,花卉园区全部实现了道路网格化。投资150万元建设了“十里花卉一条街”,在公路两旁建设花卉超市、苗木繁育基地,鼓励发展餐饮业和旅游业,形成“高效生态花卉观光园”。三是抓重点扶持、典型带动。紧紧抓住百花园、顺兴花园等一批大户,重点扶持,带动花卉业户发展。目前,好生镇花卉栽培面积达6600亩,建有花卉大棚近300个,从业人员4500多人,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
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街居委会农民杜保东的花卉城热闹异常。说起自己为何建花卉城,杜保东说,这都源于自己的一次买花经历。杜保东是做土方生意起家的。前年过年,他想买几盆花卉送给朋友,结果在当地没买到,后来跑到青州花卉批发市场才买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愿买几盆花装饰房间,花卉市场前景一定非常广阔!通过这件事,让他萌发了建花卉城的想法。去年,在办事处等部门的帮助下,杜保东终于投资4000万元建起了花卉城。杜保东从福建漳州聘请了2名技术员,花卉大棚实现电脑控温。花卉都是从原产地引进,高中低档花卉都有,适合各个消费档次。现在杜保东的花卉城每天营业额都在2万元以上。下一步,杜保东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一个占地60亩的花卉展示厅,到时能解决200余人就业。
推荐阅读:
山东:店头全力打造“三花”基地
江西:花木产业 从小打小闹到产业辉煌
陕西:旬阳县林下经济成为富农“潜力股”
广东:东莞道滘镇发展苗木种植 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