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河北旅游 助力绿色崛起
来源:河北日报 2014/2/25 15:10:04
综合整治市场,规范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我省把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作为考核旅游业发展的硬指标,持之以恒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我省去年全面开展旅行社综合整治,对全省旅行社、分社、服务网点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检查,累计检查执法6700多人次,检查旅行社1228家,占总数的90.8%。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528份,占检查旅行社总数的43%。目前已处理涉嫌违法违规案件1起,对2家设立社及分社所在市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约谈,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旅游企业400多家。通过一年的专项整治,全省旅行社市场的违法违规经营基本上得以扼制,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省于去年9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旅行社标准化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保证此项标准科学、规范、有效的贯彻实施,省旅游局制定了《河北省旅行社等级评定管理若干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案。今年,我省将以旅行社等级评定作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推动旅行社市场进入规范经营、科学管理、诚信守法、优质取胜的良性轨道。
同时,我省旅游部门积极推进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工作,去年全省参加责任险统保示范项目的旅行社854家,投保率为64%。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全年处理旅游投诉案件108余起,为游客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9万元,旅游投诉结案率100%,游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去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成为我国首部旅游行业法律,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省深入开展《旅游法》宣贯工作,依法治旅、依法兴旅进程有效推进。通过专家授课、研讨座谈、宣讲解读、送教上门、有奖测试、社区宣传、阳光热线等不同形式,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了多层次、广覆盖的《旅游法》专题培训和宣传。同时,围绕《旅游法》贯彻实施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管理的意见》,从规范旅游投诉受理程序、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严格旅游投诉监管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规定和办法。
此外,为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去年我省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行业培训,成功举办优秀导游员培训班、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导游员业务培训班和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班,全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覆盖面达80%以上。创新举办导游资格无纸化考试,修订完成《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工作规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顺利完成2013年度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试工作。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是增强旅游业发展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去年我省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多项突破。秦皇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阜平县被列为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正在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机制。承德市通过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终期验收。保定市将旅游重点工作纳入各市县年度考核。承德市整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资源建立管委会,整合坝上景区资源成立“木兰围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邢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旅游协会组建成立酒店与温泉、旅行社、景区等6个分会,协会建设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2013年我省旅游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实效,目前已有马来西亚卓越集团、印尼力宝集团、瑞典可持续发展公司、港中旅集团等境内外战略投资商在我省开发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在去年5·18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期间,省旅游局成功举办了旅游文化产业推介会,推动13个旅游项目现场签约,协议引进资金475.6亿元。此外,在秦皇岛、唐山、衡水、邯郸等地举办专场推介会,签约旅游项目11个。省旅游局还组织旅游企业分赴深圳、珠海举办旅游招商活动,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丰富的资本和人才资源支持我省旅游产业发展。2013年全省旅游项目协议引进资金达1100亿元。
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产业。通过大力推动系统性产业融合,实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去年我省编制完成了《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开展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共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家、示范点7家,新评藁城市青岛啤酒(石家庄)有限公司、平山县河北敬业集团、鹿泉市君乐宝乳业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其中君乐宝乳业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红色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去年全省投入升级改造资金1.2亿元,进一步建立健全红色旅游产品营销体系,组织30多家旅行社组建成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广联盟,我省10条红色精品线路成功列入全国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去年我省与京津两市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加强9+10区域旅游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建立了旅游合作机制。省旅游局与北京铁路局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借助巨大的铁路客流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为加强假日期间区域旅游合作,我省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辽宁、河南、内蒙古7省区市旅游部门签署了区域联动合作协议,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快速处理异地旅游投诉和处置旅游突发事件。同时,在市场开拓上,廊坊、唐山等地联合京津推出了涵盖百家景区的“京津冀旅游一卡通”,邢台、邯郸联合中原十一市发行“中原旅游卡”,邯郸市与外省周边城市联合推出二日游、三日游和五日游线路。通过区域联合形成了“线路延伸、政策共用、市场共打、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深度拓展京津及周边客源市场。
推荐阅读:
福建:云霄马铺乡打造花木基地
福建:要卖花 更要“卖”核心竞争力
江苏:沭阳瞄准“全国花木看沭阳”的定位
内蒙古:林下经济将成为化德县发展新引擎
编辑: 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