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教师,养花好手,植物辨认达人,论坛抢着要的版主,网店老板……在张武的身上,有诸多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始终围绕着张武和他的种植经。
为了子承父业,他选择花卉专业
张武的花卉种植基地位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内,占地10多亩,由4个三联棚的大棚组成。见到张武时,他正在他的花卉种植基地里忙活。个子不高,皮肤因为常年日晒呈健康的小麦色,留个小平头,看着很“敦实”。“第一次来吧?先带你到基地的各个棚里面转转。”张武笑着招呼记者。
途中,张武也聊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张武的父母是绿化苗木生产商。张武可以说是从小“泡”在各种树苗、盆栽中长大的,这也为他成为植物辨认高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2009年,张武的父亲由于身体原因,没法再继续苗木生产。苗木生意虽然没让张武家大富大贵,但也让这一家子在新昌的老家有了不少的积累。就这么停业了,都觉得很可惜。
那年,正逢张武高三毕业,他还在犹豫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一来,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家里的苗木种植生意接过来;二来,我本身对花花草草也挺感兴趣。”于是,张武选择了就读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商品花卉专业,决定毕业后子承父业。
首次创业遭遇台风,他带领团队起早摸黑补救
专业课门门优秀;上学期间就组建花卉种植团队;能辨认出1000多种植物,有些连自己专业课的老师都不一定能叫出名来。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浙江省高职院校插花二等奖、校内各大花卉类比赛第一名……张武在学校的那几年,可说是拿奖拿到手软。
大二那年,张武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2011年,开始实习的张武带领14个同学组建花卉种植实践团队。这也算是张武首次创业。但天不遂人愿,当年正逢台风,张武团队种植的百万株小苗只剩下8万株。这让张武和帮助这些大学生一起创业的学校老师发愁了。
没有多余的资金,补种新苗成了张武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怎么办?
张武想到了帮绿化公司免费修剪绿化带的花草,把这些修剪下来的花苗一点点捡出来,用作基地的花苗补种回去。
这个想法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我们正规园艺专业的学生帮他们修剪苗木,绿化公司肯定是乐意的。问题是,需要收集的苗木量很大,近100万株。我们四五个同学,几乎是每天早上三四点就骑个三轮车出门,晚上摸黑回学校,做了整整4个月,才把这些花苗补回来。”
张武感叹道,也正是有这次经历,培养了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现在这几个跟我一起捡花苗的同学,都把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多肉”种植名声响当当
大学毕业后,张武留校当了老师。因为是90后,年纪与学生们相仿,学生们会亲切地叫他“小武老师”。
张武在学校当老师的这几年,除了培植蝴蝶兰等常规的观赏花外,还发现了有一种植物叫“多肉”,在大城市很是热捧。
“多肉长得像花,比一般植物要更具观赏性,种植难度也不大,即使是新手稍微注意点起码也能让它活个三五个月。”张武读书期间,就潜心研究多肉的种植技术,并决心好好发展。
慢慢地,张武懂多肉种植的名声在圈内传开来,很多论坛抢着要他当版主,不少“肉友”带着自己养的多肉主动上门讨教,不少有头脑的多肉玩家提议让张武大面积种植,他们来负责销售。
2013年3月,张武带着6名学生,开始新一轮创业。蝴蝶兰、多肉是他的主打,到年底一结账,发现赚了近3万元。
据了解,张武目前在种的多肉已达300多种。“订单很多,主要供台州各地的花鸟市场和一些多肉专卖店。”张武说。
希望标准化种植让多肉品牌化
张武有一套自己的多肉种植方法,这是他潜心多年研究出来的,“用什么样的土,什么时候播种,应该浇多少水……每一个步骤,我都有一套标准。按照我制定的标准,才能养出好的多肉。我种植的所有多肉都是不能使用激素的,希望别人一买到我们的多肉,不用看商标,也知道是小武家的。”
张武有一个未来的规划:注册商标、开分店、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注册商标:小武。分店除了台州本地的,还准备开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我们学生来自各地,如果我自己把多肉做起来,就可以带动不少有意向的学生创业就业,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开分店。学有所用,可以把大学这几年专业课都用上。”张武说,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创业。
希望相关部门和有合作意向的朋友来指指路
“多肉”的销路完全不是问题,但资金和种植地却让张武觉得很棘手。
“听说大学生创业有资金补助,但不知道怎么申请,像我这样的条件能不能申请到?”张武说,不知道有没有相应的政策能给他们一定的补助。
对于种植用地,张武说:“我们可以免费提供种苗、多肉专用的培植土壤、标准化的技术指导,签订合同全部定价收购,但希望土地种植使用固定在三年到五年,最好是多亩地一起。毕竟多肉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不能种了一年,又临时告诉我们说地要收回,那这些多肉就没法再移植了。”
张武说,市民也不用担心,多肉的培植土壤都是专用的,种了多肉之后,原来的土地只会变得越来越肥沃。
“现在都讲绿化环境,多肉其实种在屋顶是蛮合适的,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用地问题。但是不知道符合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张武希望,有合作意向的及了解相关政策的单位和朋友可以给他指指路。
推荐阅读:
江苏:东海县花卉苗木“季节工”走俏
河南:南召电助玉兰花枝俏 农民致富笑
宁夏:菜花轮作 新渠稍花农摸索出新路子
福建:东翁村花农荒地里育出“戴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