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湖南:娄底天门乡2万亩楠竹成农民致富林

来源:娄底日报  作者:康承贵  2014/4/22 13:44:31

挖笋会不会影响楠竹生长?4月18日,新化县天门乡凉风村村民伍锡平夫妇把最近一天挖到的500公斤鲜笋卖掉,得人民币1500元,而他家的竹林地依旧茂盛。这是天门乡3000挖笋大军“助长”楠竹林的一个缩影。

天门乡有2万亩低改楠竹林,都已承包到户。村民祖祖辈辈有挖鲜笋的传统,每到春天,雨后竹笋疯长,漫山遍野的挖笋大军肩扛锄头,背着篓子,成天穿行于竹林里挖笋,笋多的时候,一对村民夫妇一天可挖到500多公斤笋,一般的也可以挖到200公斤。村民挖回鲜笋后,剥掉笋壳,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卖给当地专门收购鲜笋的人,然后加工成玉兰片,销往我国沿海地区、韩国、日本等地。据凉风村村民伍锡平介绍,挖笋期从长笋开始至清明前后,只有一个月时间,他家有低改楠竹林50多亩,今年挖鲜笋1万公斤,卖鲜笋赚了1.9万元。有的村民自己制作干笋片(玉兰片),每公斤可卖50元,收入可达3万元。

年年挖笋会不会影响楠竹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天门乡党委书记鄢洛阳介绍,楠竹是该乡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竹材或加工成竹器销售,运输成本高,村民收入少,于是,村民不再贩卖竹材或竹器,而改挖鲜笋。村民挖笋都要留下第一批大笋长成林,只挖后期生长的。挖笋不仅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楠竹吸收养分,而且减少竹子数量,留下长势良好的大笋,有助楠竹生长,利于生态平衡;更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全乡每年仅挖笋收入可达2000万元。

现在,挖笋已成为天门乡致富村民的主要产业。乡里一边引导村民把挖笋与保护原生态资源相结合,一边利用楠竹资源来打造原生态休闲旅游山庄,发展旅游业。

推荐阅读:

江西:德兴建设专业合作社 助林农致富

湖北:竹山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甘肃:通化乡大力发展苗木产业

甘肃:玉门温室花卉种植促民增收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