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法桐品种没有悬铃了!法桐的‘悬铃扰民’问题终于解决了!”6月4日,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苗木协会会长李卫东兴奋地告诉记者。
法桐,又名悬铃木,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清末民初,上海法租界把悬铃木作为行道树(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树木)引种,其因为树冠大、易遮荫等优势,迅速得到推广,并被称为法桐,这一名称也一直延用至今。1960年代,具有苗木种植传统的李营街道开始引种法桐。“现在,李营街道及周边乡镇,已经种植法桐二十万亩,年销售额28亿元,销量占全国的80%以上。”李卫东自豪地说。
法桐作为行道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弊端也很明显——法桐的球状果实,即悬铃成熟之后就会慢慢干枯并容易开裂,开裂后果实内呈毛毛状的种子会被风吹得到处乱飞,不仅影响环境整洁,更主要的是还非常容易被人吸入呼吸道,从而引起身体不适,即使只是接触到皮肤,也可能会引起过敏等症状。
为了改良法桐,济宁市任城区的苗农们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济宁天缘花木种业有限公司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组建了法桐研究院,作为全国首家研究法桐的专业研发机构,其目的就是既要进一步发扬法桐的优势,也要解决法桐的弊端。在任城苗农们的努力下,法桐的树干更直、树冠更大、球状果实越来越少。今年5月,法桐研究院传来捷报:困扰多年的“悬铃扰民”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济宁天缘花木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营苗木协会会长李卫东告诉记者,原来的法桐都是雌雄同体,现在的法桐新品种是雄性单体,就不会结出果实了,这在全世界率先解决了“悬铃扰民”问题。他说,计划明年对新品种进行评审并正式命名,向全国推广。
5月19日,从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又传来好消息,经过审查,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正式批准“李营法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李卫东告诉记者:一个外来树种,能被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就证明这一树种其实已经被注入了中国基因,成为中国树种了。
推荐阅读:
江苏:东海花农单华云的喜忧盼
辽宁:林改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积极性
周凤英:自掏腰包种植花卉 美化小区环境
湖南:醴陵指导苗圃灾后自救 苗木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