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林业局 用足优势做强林下经济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2014/10/9 13:35:19
十八站林业局把全民创业增收致富与扶贫解困、营林生产、管护防火、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林下经济五大产业的主导作用,按照建设三个项目、发展五个龙头、树立十个样板、建设百个基地、带动千户发展的全民创业思路,引导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基地3个,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基地3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基地4个。有1653户职工家庭参与创业增收,占全局职工家庭总数的86.5%,预计到年底职工人均可增收12000元。
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在资金、技术的扶持,难点是搞好市场对接。几年来,十八站林业局一直从资金、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不断强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聘请4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科技指导员服务队。两年多的时间里,投入专项培训资金近30万元,累计培训职工2200多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200多次,帮助职工解决各类问题40多件,指导职工600多人。以奖代投130万元,为基层提供场地房舍60000多平方米,各类物资价值500多万元,联系中间商26人,组建了经济人队伍,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
为了使林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林业局先后引进鑫峰药业、森宝生态食品、兴安蓝莓庄园、君泰华信四家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职工”的模式,林果、林药、林菜、蜂蜜等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使北药、蓝莓、沙棘种植和食用菌、蜜蜂养殖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引进犹如水之源、木之本,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业热情。今年,查班河、白银纳、小根河、永庆等4个管护区都扩大了北药种植面积。十八站管护区和十八站贮木场分别种植了大面积的沙棘和蓝靛果;石油公司职工以联合体的形式集资50万元,种植了500亩北药;宾馆职工组建合作社种植了100亩赤芍;人力资源科职工集资养了70箱蜜蜂。
为了提高职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林业局成立了22家合作社,把1460名职工吸引到全民创业活动中来,吸纳社会闲散资金4500多万元。他们从机制入手规范合作社的运行,加强了对合作社的指导与扶持。十八站管护区通过成立合作社,把97%的职工组织起来,建了一个规模为300万袋的菌包厂和一个以生态猪、冷水鱼、黑木耳养殖为主的综合养殖基地,通过两年多的运行,走上了“生产在家、服务在社、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十八站林业局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财务科、党政办、局工会、宣传部、安全科、生产经营公司等机关科室和部门采用职工集资或是联合体的模式参与全民创业,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推荐阅读:
广西:右江区泮水乡林下养殖业悄然兴起
江苏:盱眙深化林权改革为林农架起致富桥
黑龙江:呼中区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百姓增收
山东:胶州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助农致富
编辑: 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