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罗艳琴:用美丽青春创下花卉大业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陆继亮  2015/1/6 10:58:25

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相同的结果,但却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四川天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艳琴与很多花卉企业老总一样,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方诸侯”,但她的创业经历却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罗艳琴从商经历起步于母亲的土陶厂。小时候,她常常到母亲的土陶厂门市帮忙卖花盆。“别人种些漂亮的花花草草,我就只能卖些土花盆?”她对现状很不满足。1999年冬天,怀揣着母亲帮忙筹集的10万元,25岁的罗艳琴远离家乡,去省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

刚到成都,罗艳琴就栽了一个大跟头。自以为稳赚不赔的发财树和夏威夷椰子,在成都耐不住严寒而冻死,罗艳琴因此血本无归。

第一次失败,年轻的罗艳琴没有认输,也没有退缩,她借助自己的人脉,赊货从头再来。经受三年煎熬,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花卉行业中挖到了第一桶金,扩大了店面。

世事难料,正当她的事业即将步入快车道时,因市场搬迁,再次蒙受损失,蒸蒸日上的事业再受创伤。紧接着的事情,更让她难以喘息,流动资金被抽走,投资紫砂盆亏本,工人意外受伤,货车在贵州翻车,父母相继去世……

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生意一次又一次跌入谷底,但每一次她都能靠着自己的勤奋与坚韧迅速爬起来。

“罗二姐这个人勤快,又吃得苦,恢复元气就是分分钟的事。”一位和罗艳琴来往多年的供货商说,他曾经许多次看到罗艳琴窘迫到拿不出一分钱,但他没有一次想过找她催收账款,就因为罗二姐这个人,他信得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个供货商没有信错人。

罗艳琴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个卖花盆的小姑娘发展到西南地区最大的花卉批发商,带领企业阔步向前的同时,也带动了众多从业者致富。

三番五次被打回原形,罗艳琴意识到自己以往的做法抗风险能力太差,总是会在最风光的时候栽个大跟头。她首先在产品结构上做文章,不再和市场上的其他人卖同样的东西,避免产品同质化,想方设法引进新产品。2004年,她将经营多年的土花盆换成了当时还未流行的宜兴盆,同时从云南引入在国际上流行、在国内高端市场受宠的大花蕙兰,以及当地市场还未大量使用、但表现超好的三角梅等新产品。这一大胆调整,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效益,罗艳琴翻身了。

做大做强要有超前的眼光,还要与时俱进进行战略布局,虽然个体商户“船小好掉头”,经营灵活,在市场风向瞬息万变的花卉流通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想将生意长久地做下去,必须要走到规范化经营这条路子上来。因此,2012年3月,罗艳琴组建了四川天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出任总经理。生意从此做到了全国各地,公司基地也逐渐扩大到200余亩,成长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花卉产销企业之一。

10多年的历练,让罗艳琴懂得了“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她克服重重困难,与各方面协调谈判,组建了四川省花卉流通协会,把一盘散沙,甚至平素里纠纷不断、矛盾重重的个体商户们聚在一起,抱团干事,共谋花卉产业大发展。

“全国很多行业都面临洗牌,花卉行业也受影响,花卉行业发展除要面对天气等客观影响因素外,还有考虑人和的因素。花卉产业是朝阳产业,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但目前业界沟通少,信息不通,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产销双方要多沟通,同心协力维护市场,才能同心共存。”对于2012年-2013年期间,年宵花经销商低价抛货、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罗艳琴提出的看法令人深思。

罗艳琴说自己是个“花痴”,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花卉事业,但觉得很幸福,也很幸运,带领一些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帮助众多花农找到销路,引导他们种花致富,所以种花是幸福的。

推荐阅读:

绍兴:香榧树苗成了农户“摇钱树”

广西:农民种植4000棵黄花梨治理石漠化

刘冀伟:草皮种植走出致富之路

潍坊:市民自掏腰包重新移栽 保护稀有树木

编辑: 珊瑚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sdfsddf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6623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