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商人网
  • 人物搜索
  • 其他搜索

按字母查找: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园林名人堂首页 >> 商人动态 >> 正文

王红:生态园开发打响品牌

来源:绵阳日报  作者:舒小波 杨竹梅  2015-4-23 12:50:40

“塘塘干,路稀烂,有女不嫁碾子湾”——这是游仙区忠兴镇通兴村昔日的真实写照。  

如今,建在村里的万鸿农业生态园将村子的形象彻底扭转——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取经者,将这里烘托得像个旅游景区。改变这一切的,是一个名叫王红的中年汉子。

首次投资农业失败  

今年43岁的王红是忠兴镇通兴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娃。1991年入伍到西藏日喀则当了一名边防兵。1995年复员后,他放弃安置,选择打工创业。  

10多年过去,王红打过工、卖过报、办过厂、开过矿,后来又搞建筑装修、休闲娱乐等行当,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财富。但除农忙回家搭把手,王红一直对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敬而远之。  

2004年以来,随着一个又一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扶持“三农”,以规模经营、特色种养、综合开发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在巴蜀大地日渐兴起。2008年,受一位在三台搞开发的朋友邀约,王红与农业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他们合伙流转土地种植贡菜、蕨菜、芦荟等经济作物,经剥皮拉丝加工后,畅销各大火锅店、超市并出口。“一块地一年可以种三季,毛收入能达到2-3万元。”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的王红,嗅到了农业开发的巨大商机。  

但由于设备技术上的欠缺,关键的“去皮”工艺一直不过关。依靠人工不仅成本高,而且会错过收获期。大片烂在地里的蔬菜,很快让王红上百万元投资打了水漂,他的第一个“农业梦”破灭了。  

2010年,不甘失败的王红与几名战友合伙,一边继续攻克设备“去皮”难关,一边在梓潼再次租地300余亩种贡菜。由于急于求成,几百万投资再次血本无归。  

多年积累被折腾一空,王红陷入了深深的困顿之中。他从失败中总结原因:产业模式单一;关键技术制约;销售依赖性太强。

回乡创业扎下根  

不服输的他梦还在,可钱没了。彷徨之际,母亲杨茂珍给儿子打气:“现在农业政策越来越好,你还是回来发展吧!”  

缺钱,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连筹带借举全家之力;要地,挨家挨户动员流转、谈判租金。面对乡亲,万鸿租地价格也给到了当时游仙区最高价:每亩697元。  

2011年3月,四川万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最初,王红还是种植加工贡菜,后来又跟风种植大棚蔬菜。由于技术问题及市场波动,效益仍然不理想。  

在失败中磨砺,在挫折中探索。家乡的山水,家人与乡亲的支持,让返乡创业的王红既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又拥有前所未有的底气。在市、区、镇的支持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他摒弃跟风蛮干,对农业的认识也日渐清晰起来:多元种植分散风险,综合开发提升效益,复合业态打造品牌。思路厘清,蹄疾步稳,王红在家乡逐步扎下了“根”。  

2014年5月1日,经3年潜心耕耘,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鸿生态园及万鸿颐养院惊艳亮相。由于成功运用“土地+”的思路,王红将农业生产与第二、三产业对接起来,同时植入“用户体验”、“粉丝经济”、“跨界平台”等互联网思维,实现了土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综合开发打响品牌  

如今,漫步万鸿800亩生态园,以生态种养为主导、休闲旅游作支撑、养生养老为特色的“一心八区”呼应相连、疏密有致:200亩美国翠冠梨、五星枇杷等30余种水果采摘区,200亩西兰花、韩国萝卜等13种绿色蔬菜种植区;100余亩4个水产养殖区、10亩土鸡养殖区及100亩蓝莓等20余种名贵苗木育种区……花影树丛中,前去休闲旅游、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踏尽千山无觅处,万花丛中一点红。随着客人越来越多,万鸿名气也越来越大。园区先后获全省首批“休闲示范农庄”、“四星级乡村酒店”、绵阳魅力农家乐等称号,2014年实现收入300余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可达2000万元,而附近的村民依托该园搞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了增收致富。  

王红带来万鸿,彻底改变了通兴村昔日“塘塘干,路稀烂,有女不嫁碾子湾”的面貌。

推荐阅读:

荀保宏:借旅游东风发展花木产业

叶建兵:半亩地种苗木赚两万

陈兵:转变经营模式种苗木

冯小燕:成立专业园艺公司 执着追求绿色事业

编辑: 橡皮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88-9526 0571-86438262